[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预判辣椒红外观品质变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7324.5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程远欣;石文杰;钱建瑞;杨社云;王丽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577;G01N11/00;G01G17/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0572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辣椒 外观 品质 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预判辣椒红外观品质变化的方法,其步骤为:选择有代表性的新生产辣椒红样品,采集近红外初始光谱;将上述样品盛放于透明塑料容器中,避光存放后对样品的外观进行评分,评分指标包括粘附析出物的重量和样品的黏度,评分方法为粘附析出物的重量越大评分越高,样品的黏度越大评分越高,两项指标得分总和即为该样品的评分;根据初始光谱与评分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即可预测新生产的辣椒红存放后的品质变化情况。本发明可准确预判辣椒红存放1‑6个月内的外观品质变化趋势,为辣椒红的选择性销售、应用和存放提供了依据,为辣椒红精制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快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预判辣椒红外观品质变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红是由辣椒提取物经过脱辣味精制得到的,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具有色泽鲜艳、色调多样、着色力强、稳定性好、对人体无副作用等优点。辣椒红不仅含量高、安全无毒,而且具有能燃烧脂肪、助颜美容、止痛祛湿、预防癌症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防辐射、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全球每年辣椒红生产规模约 8000t,是我国主要出口的植物提取物品类之一。
新调配的辣椒红一般流动性良好,无沉淀。但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辣椒红含有的磷脂、果胶、树胶、神经酰胺等水溶性物质,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析出、凝聚,造成辣椒红黏度和沉淀物升高,流动性变差,使辣椒红的外观发生较大变化,给部分领域的应用造成困难。辣椒红从调配到使用一般在6个月内,目前国家标准判断外观品质的方法为目测,但国家标准中的目测方法仅能判断当前样品状态,无法预判其存放1-6个月内外观状态的变化趋势。
本发明建立了辣椒红外观品质的评价分类方法,并通过采集新生产的辣椒红光谱与不同阶段的外观评价分值建立关系,得到了辣椒红外观定性预判模型,可以准确预判辣椒红存放1-6个月内的外观品质变化趋势,为辣椒红原料的选择性的销售、应用和存放提供了依据,为辣椒红精制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预判辣椒红外观品质变化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有代表性的新生产辣椒红样品,采集近红外初始光谱;
(2)将上述辣椒红样品盛放于透明塑料容器中,避光存放后对辣椒红样品的外观进行评分,评分指标包括粘附析出物的重量和样品的黏度,评分方法为粘附析出物的重量越大评分越高,样品的黏度越大评分越高,两项指标得分总和即为该样品的评分;
(3)根据初始光谱与外观的评分结果建立近红外预测模型;
(4)根据步骤(3)中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新生产的辣椒红存放后的品质变化情况。
所述步骤(1),近红外初始光谱采用的是扫描方式为透射,扫描波数8 cm-1,扫描次数为32次,光程为0.6cm,描范围为4000 cm-1~10000cm-1。
所述步骤(2),透明塑料容器体积为3~5L,圆底,底部直径为20~30cm,辣椒红样品的体积为透明塑料容器体积的1/2~3/4,样品储存期间不得有晃动。
所述步骤(2),避光存放的温度为5~35℃,存放时间为10~180天。
所述步骤(2),粘附析出物重量的评分方法为:将盛有辣椒红样品的透明塑料容器倒立30min及以上,然后从距离容器底部2cm处剪开,称量容器底部的重量为m1,取空白的透明塑料容器从同样的位置剪开,称量容器底部的重量为m2,粘附析出物的重量m= m1- m2;m<0.5g的得0分,0.5g≤m≤1g的得1分,1g<m≤3g的得2分,m>3g的得3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