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车辆自动化整体卸运及装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5413.6 | 申请日: | 202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8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东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B60P3/00;B60P7/13;B65D88/12;B65D90/00;B65D90/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周荣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钢筋混凝土 车辆 自动化 整体 装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车辆自动化整体卸运及装运方法,属于工业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卸运方法步骤S1‑S8中以及装运方法步骤S1‑S3中通过将若干条钢筋混凝土管同时容纳于整装承载结构,并分别借助设于车体结构的箱体驱动结构以及设于整装承载结构的第一抬升结构、第二抬升结构、箱体驱动结构、承载切换结构、缓冲承压结构和移动电源及控制模块相配合实现对整装承载结构内部的若干条钢筋混凝土管进行整体式装卸,能够显著降低人为操作过程,进而以此提升钢筋混凝土管装卸运输施工的效率、安全性以及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运输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车辆自动化整体卸运及装运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管主要用于输送水、油、气等流体,各个管体依次拼接组装行成管网,在对流体的输送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国内环境工程日益发展,各城市陆续扩展输送管网的安装工作,但是,由于钢筋混凝土管存在着重量体积较大等缺陷,导致管体在安装及运输过程中容易遇到诸多问题。
现有技术中,对管体运输前后的装运和卸运过程仍采用将各个管体分别进行装卸,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劳动力大且施工效率低,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无法实现自动整体式装运和卸运,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均较低。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发明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车辆自动化整体卸运及装运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钢筋混凝土管的装卸运过程仍采用将各个管体分别进行装卸,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劳动力大且施工效率低,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无法实现自动整体式装运和卸运,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钢筋混凝土管的车辆自动化整体卸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并使整装箱体到达钢筋混凝土管的卸运位置;
S2:使整装箱体开始脱离车体结构,并由第一抬升结构辅助支撑整装箱体;
S3:使整装箱体继续脱离车体结构,并由第一抬升结构和第二抬升结构共同支撑整装箱体;
S4:使整装箱体下降至最低点;
S5:启动缓冲承压结构,作为钢筋混凝土管放置时的承压结构;
S6:使承载切换结构解除对钢筋混凝土管的承载作用,并将作用于钢筋混凝土管的承载结构切换转移至缓冲承压结构;
S7:使整装箱体脱离钢筋混凝土管;
S8:使缓冲承压气囊脱离钢筋混凝土管,并重新安装至整装箱体。
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
通过移动电源及控制模块控制启动箱体驱动结构中的驱动回转电机,驱动回转电机的转子通过联轴器带动丝杠轴同步旋转,螺母安装座借由滚珠丝杠原理沿着丝杠轴向远离牵引车头部的一侧方向位移,进而带动推拉板体沿着传动导向槽进行同步位移。
推拉板体推动整装箱体,整装箱体在第一抬升结构中第一支承滚轮与第二抬升结构中第二支承滚轮的共同支撑作用下受力位移,在位移预定距离后,由移动电源及控制模块控制启动第一抬升结构中的第一抬升液压缸,第一抬升液压缸伸展既定高度使第一支承滚轮与放置面相接触,既定高度为运载挂车部顶端面与放置面之间的高度。
进一步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东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东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5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