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菌发酵型蓝莓果酒的酿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83640.5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光;艾合买提江·艾海提;王德萍;何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昌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4 | 分类号: | C12G3/024;C12G3/026;C12H1/06;C12R1/865;C12R1/225;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地址: | 246112 安徽省安庆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蓝莓 果酒 酿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菌发酵型蓝莓果酒的酿造工艺,属于果酒酿造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筛选、打浆;(2)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进行酶解;(3)补加单宁和新鲜木屑;(4)成分调整;(5)低温冷浸;(6)预接菌种;(7)使用混合菌种进行共接种发酵;(8)终止发酵;(9)皮渣分离;(10)低温降酸;(11)沉淀澄清;(12)下胶澄清;(13)调配;(14)巴氏杀菌。本发明采用酵母菌和乳酸菌共接种发酵方式,大幅度缩短了苹果酸‑乳酸发酵的时长,较大程度保留了果酒中花青素含量,使蓝莓酒产生优雅柔和的香气,保证了产品的风味、色泽、口味和营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菌发酵型蓝莓果酒的酿造工艺。
背景技术
蓝莓起源于北美和欧洲,属于越桔属杜鹃花科。和大多数浆果一样,蓝莓富含酚类化合物,如花青素、黄酮醇和绿原酸。特别是蓝莓花青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所以中国自从1989年开始种植蓝莓后,就受到了国内各地的喜爱。
花青素是天然存在的有色植物成分,存在于许多日常水果和蔬菜中。作为天然色素,花青素在食品工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颜色是消费者对食品的第一感官特性,在蓝莓中,花青素这种功能性成分对果实颜色具有重要影响。此外,蓝莓花青素有益于健康,被认为具有抗炎特性,并对各种疾病都有潜在的有益作用,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衰退性疾病和癌症。基于这些益处,花青素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食品市场中越来越受欢迎。
采摘后的蓝莓不适合储运,这严重阻碍了蓝莓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开发蓝莓产品以解决大量原材料腐烂和难销问题。酿酒是一种优良的水果加工方式,目前已有多种水果酿酒的报道,如草莓酒、苹果酒、菠萝酒、木瓜酒和芒果酒。蓝莓因其酸度和糖度适宜,且花青素含量较高很适合加工为果酒。研究表明,适量饮用红酒和食用富含花青素的浆果可减少某些慢性病的发生,如心脏病,高血压和代谢性疾病。
目前对于发酵型蓝莓果酒的研究,发酵方式主要为先进行酒精发酵,后进行苹乳发酵的顺序型发酵,这使得发酵周期过长,花青素损失过大。且由于传统发酵方式需要乳酸菌具有耐高酸和耐高酒精的能力,所以目前的发酵菌种主要集中于酒球菌和植物乳杆菌,使得可选乳酸菌种过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蓝莓果酒发酵工艺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菌发酵型蓝莓果酒的酿造工艺,其优点是大幅度缩短蓝莓果酒苹乳发酵时间,使制得的蓝莓果酒具有蓝莓特有风味,且酒体丰满醇厚、纯正优雅,果香酒香协调、怡人悠长,色泽透亮诱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菌发酵型蓝莓果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筛选、打浆;(2)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进行酶解;(3)补加单宁和新鲜木屑;(4)成分调整;(5)低温冷浸;(6)预接菌种;(7)使用混合菌种进行共接种发酵;(8)终止发酵;(9)皮渣分离;
(10)低温降酸;(11)沉淀澄清;(12)下胶澄清;(13)调配;(14)巴氏杀菌。
所述步骤(2)中,将果浆加热至45℃-55℃以进行酶解,酶添加量为3‰,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比例为1:1:1,酶解时间3h-4h。
所述步骤(3)加入单宁120g/T和新鲜橡木屑1.1kg/T。
所述步骤(4)成分调整:使用白砂糖调节果浆糖含量,使用Na2CO3调节pH,使其在3.2-3.6,后进行巴氏杀菌。
所述步骤(4)成分调整:由于糖度较低时,溶解氧和水分活度较高,这加快了花青素分子的降解,且酒精度不足,但过高的糖度可能会对花青素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适合的初始糖度应为21-22°Bri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昌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昌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3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