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钢管低温连续焊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1723.0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0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姚闻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富惠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3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姬颖敏 |
地址: | 21418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钢管 低温 连续 焊接 工艺 | ||
1.一种薄壁钢管低温连续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压制弯曲步骤、压制弯曲过程包括:
压制过程;钢板材料通过辊轴之间,辊轴对钢板材料进行压制,控制钢板材料厚度;
弯曲过程;钢板材料通过凸轮和凹轮之间,凸轮和凹轮对钢板材料进行弯曲;
制管步骤、制管过程包括:
矫直过程;钢板材料通过第一导轮之间的第一矫直槽;所述第一矫直槽直径尺寸逐渐靠近钢管外径尺寸;
定径过程;钢板材料通过第二导轮之间的第二矫直槽形成钢管材料;所述第二矫直槽直径尺寸为钢管外径尺寸;
制口步骤、制口过程包括:
抛光过程;对钢管材料的焊接口进行抛光处理;钢管材料的焊接口截面为斜面;
清理过程;钢管材料通过擦拭装置(1);所述擦拭装置(1)对钢管材料的焊接口进行清理;
预热步骤、预热过程包括三次加热;
第一加热过程;对钢管材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20~240℃;
第二加热过程;对钢管材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410~440℃;
第三加热过程;对钢管材料的焊接口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10~740℃;
焊接步骤、钢管材料的焊接口焊合形成钢管;焊接温度为1420~1450℃;
热处理步骤、热处理过程包括三次升温;
第一次升温过程;对钢管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510~540℃;
第二次升温过程;对钢管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680~710℃;
第三次升温过程;对钢管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30~850℃;
冷却步骤、冷却过程包括三次降温;
第一次降温过程;对钢管喷射第一冷却液,对钢管进行降温;第一冷却液喷射量与钢管的壁厚成正比;
第二次降温过程;第二冷却液流动冲刷钢管,对钢管进行降温;
第三次降温过程;钢管浸入第三冷却液,对钢管进行降温;
成型步骤、成型过程包括;
风干过程;向钢管吹入气体,刮除钢管表面第三冷却液;
定型过程;钢管通过导辊之间的定型槽形成成品;所述定型槽直径为钢管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钢管低温连续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材料中各化学元素的成份重量百分比为:C:≤0.005%,Mn:≤1.8%,P:≤0.025%,S:≤0.025%,Si:≤1.2%,Ni:4~5.5%,Cr:24~25%,Mo:2.5~3.5%,N:0.06~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钢管低温连续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制管步骤中定径过程之后还包括测量过程;
测量过程;通过第一传感器测量钢管材料的外径,对比测量数据与标准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钢管低温连续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装置(1)包括滑块(11)、支撑所述滑块(11)的支架(12)和擦拭钢管材料焊接口的擦拭件(13);所述滑块(11)两侧开设有滑动槽(14);所述钢管材料焊接口沿所述滑动槽(14)内滑动;所述擦拭件(13)并列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4)内;所述滑块(11)设置在所述支架(1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壁钢管低温连续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内并列开设有储存空间(15);所述储存空间(15)分别储存有清洗剂和助焊剂;所述储存空间(15)内分别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含棉接触所述擦拭件(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壁钢管低温连续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件(13)为尼龙纤维;所述擦拭件(13)上粘有金刚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钢管低温连续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焊接步骤中,焊接速度与钢管的壁厚成反比;钢管的壁厚为1.5mm,焊接速度为1.0~2.0m/min或钢管的壁厚为2.0mm,焊接速度为0.8~1.8m/min或钢管的壁厚为2.5mm,焊接速度为0.6~1.5m/min或钢管的壁厚为4.0mm,焊接速度为0.5~1.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富惠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富惠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17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