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的冻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0902.2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美联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C07K1/00;G01N33/68;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宋秀兰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枢神经 特异性 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冻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的冻干方法。所述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的冻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缓冲液将S100‑β溶解,制成S100‑β试剂,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冻干;其中,所述缓冲液包括如下组分: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硫酸镁(MgSO4)、牛血清白蛋白(BSA)、海藻糖、甘氨酸、酪蛋白(Casein)、甘油。该冻干方法能有效保存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有利于保持其最大的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冻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的冻干方法。
背景技术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准确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严重程度和预后对临床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尚没有一种较为准确的手段来评估TBI的严重程度,也难以判断预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情绪情感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是一种分子量为21KD的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产生,通过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二硫键,以二聚体活性形式大量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其含量能反映TBI的程度并对预后进行评估。临床上通过检测S100-β蛋白的表达,能够对脑损伤程度进行判断,同时可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
S100-β是一种不稳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常温和2-8℃环境中会迅速丧失活性。当S100-β作为试剂盒组分使用时,如果不进行冻干处理,会造成检测错误并导致试剂盒失效。
现有技术中冻干方法和冻干缓冲液由多种。如中国专利申请CN111893168A提供一种用于冻干的QPCR反应缓冲液,包括如下原料: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700800mM、硫酸铵150250mM、吐温200.050.15%V/V、氯化镁3035mM、海藻糖5 15mg/ml、甲酰胺515wt.%。将荧光PCR需要用到的所有组分制备在同一冻干粉末中,能够实现不需要过度依赖低温保存;使用时只需用冻干粉溶解液溶解该冻干粉,然后加入样本即可。
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7300616A公开一种冻干液配方及其应用。所述冻干液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算的组分组成:0.5~5%干酪素钠,1~10%甘露醇,0.05~0.5%聚吡咯烷酮K30,余量为浓度0.01mol/L的磷酸缓冲液。本发明通过对冻干液配方的合理搭配,利用甘露醇、聚吡咯烷酮K30二者协同作用有助于蛋白的成膜,减少冻干粉在冻干后出现的挂壁现象,提高冻干粉的成型率。能获得很好的成型效果,并且产品外观良好,不出现挂壁等不良现象。本冻干液对多种细胞因子都有很好的冻干效果,尤其是对猴细胞因子有很好的冻干效果。
虽然现有技术中冻干方法及冻干缓冲液多种,但并没有有效的提高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保存活性的冻干方法和冻干试剂。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冻干品制备方法,使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保持最大的活性。使用特殊的缓冲体系溶解S100-β并将其冻干为干粉,可以长时间保持其活性,保证试剂盒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的冻干方法。冻干方法能有效保存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有利于保持其最大的活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的冻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缓冲液将S100-β溶解,制成S100-β试剂,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冻干;其中,所述包括如下组分: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硫酸镁(MgSO4)、牛血清白蛋白(BSA)、海藻糖、甘氨酸、酪蛋白(Casein)、甘油。
优选地,所述S100-β试剂由S100-β抗原和缓冲液配制而成,用于标准品、质控品或参考品。
优选地,所述冻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美联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美联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0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