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发酵制肥系统及其污泥发酵制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8881.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丹 |
主分类号: | C05F17/957 | 分类号: | C05F17/957;C05F17/964;C05F17/40;C05F17/30;C05F17/20;C02F11/13;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发酵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发酵制肥系统及其污泥发酵制肥方法,包括污泥输送系统、污泥浓缩消化系统和发酵堆肥室,所述污泥输送系统包括接料仓,所述接料仓通过所述螺旋送料机的出料口连接于所述温室的进料口,所述温室采用锥顶型阳光板温室,所述温室通过抽泥泵连接所述厌氧消化池,所述厌氧消化池位于所述温室的下方,所述厌氧消化池的出泥口通过抽泥泵连接所述发酵堆肥室。本发明采用温室蒸发浓缩污泥的方法,利用太阳能集热水箱供热,将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节约了能耗,设置内循环装置通过消化液内循环实现厌氧菌和有害有机物的充分接触,通过消化液传递热量,保证厌氧消化的高温环境,污泥配合组料发酵制备有机肥,实现了污泥的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邻域,特别是一种污泥发酵制肥系统及其污泥发酵制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污泥处理方法有3种:焚烧填埋和资源化利用,国内多采用焚烧技术,但投资巨大,易造成大气污染;国内多采用填埋,但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土地再生资源很少,难以长期采用此方式。通过法效制肥,能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发酵制肥系统及其污泥发酵制肥方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污泥的再利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污泥发酵制肥系统及其污泥发酵制肥方法,包括污泥输送系统、污泥浓缩消化系统和发酵堆肥室,所述污泥输送系统包括接料仓,所述接料仓的输送口连接螺旋输送机,所述接料仓的输送口与所述螺旋输送机之间用插板阀连接,所述螺旋送料机的出料口连接于所述污泥浓缩消化系统的进料端,所述污泥浓缩消化系统的出料端通过抽泥泵连接所述发酵堆肥室;
所述污泥浓缩消化系统包括污泥浓缩消化反应罐,所述污泥浓缩消化反应罐为圆柱形立式罐体,所述污泥浓缩消化反应罐包括温室和厌氧消化池,所述温室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螺旋输送机,所述温室采用锥顶型阳光板温室,所述温室通过抽泥泵连接所述厌氧消化池,所述厌氧消化池位于所述温室的下方,所述厌氧消化池的出泥口通过抽泥泵连接所述发酵堆肥室。
进一步地,所述温室的顶部为伞状,所述温室顶部采用旋转交错式开窗,所述温室顶部中间设置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设置风扇,所述风扇固定于转轴上,所述转轴套于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竖直设置于所述温室中心位置,所述中心轴下端固定于所述温室的底面中心,所述中心轴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通风口的罩壳的中心,所述转轴通过发动机驱动旋转,所述发动机设置于所述通风口的罩壳的上端面;
所述温室内设置污泥翻料机,所述污泥翻料机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污泥翻料机位于所述温室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翻料机包括中心动力系统,所述中心动力系统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中心动力系统向四周延伸设置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滚轮,所述滚轮支撑设置于环形滑轨内,所述环形滑轨设置于所述温室内壁上;
所述中心动力系统包括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对应于所述水平支撑杆设置,所述水平支撑杆通过所述变频电机驱动,所述水平支撑杆四周环绕设置同步轴,所述同步轴平行于所述水平支撑杆,所述同步轴固定于所述水平支撑杆上,所述水平支撑杆上套装多组翻料体,所述翻料体上对应设置同步轴孔,所述同步轴孔内穿过所述同步轴;
所述翻料体的离心端设置配重,每组所述配重的质量对应于相应位置的离心力设置;
靠近所述中心动力系统的所述翻料体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中心动力系统的外壳上,相邻所述翻料体之间通过所述弹性件相连,所述水平支撑杆靠近所述滚轮的一端设置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翻料体包括主轴和翻料板,所述主轴套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杆上,所述主轴上对应设置同步轴孔,所述同步轴孔内穿过所述同步轴,环绕所述主轴轴线设置多组所述翻料板,每组有多块所述翻料板排列组成,所述翻料板扭曲设置,相邻所述翻料板扭曲角度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丹,未经沈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8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