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维码的人脸生物信息识别方法、系统、终端、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7973.7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1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谭柱华;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V40/16;G06V10/8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1 | 代理人: | 欧志明 |
地址: | 3004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维码 生物 信息 识别 方法 系统 终端 介质 | ||
1.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人脸生物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息数据处理终端,所述基于二维码的人脸生物信息识别方法包括:
通过人脸特征提取算法对提取的人脸照片获取人脸特征信息,并存储为人脸信息的多维向量;具体包括:首先,人脸检测模块利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检测人脸,得到的人脸用于下一步提取人脸特征;
然后,人脸特征提取模块利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提取人脸特征,得到一个多维数字向量,将该向量用于下一步的二维码生成;
采用二维码生成算法,将获取的包含人脸信息的多维向量转化为二维码,并生成二维码图片,再存储在人脸识别设备终端;
通过人脸设备终端实时采集的人脸信息,与存储的二维码图片进行人脸二维码信息对比,符合度达到一定阈值,实现人脸识别;
所述人脸检测模块利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检测人脸包括:
(1)利用标记出人脸的图片训练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YOLOV3模型;
(2)将训练好的YOLOV3模型检测摄像头输入端得到的图片,并检测图片内是否有人脸的存在;
(3)如输入图像内有人脸,YOLOV3模型将人脸的中心位置标出,并截取出人脸的图片传递给下一步人脸特征提取模块提取人脸特征;
所述人脸特征提取模块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提取人脸特征包括:
采用图片训练Mobilefacenet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人脸检测模块得到的人脸图片作为输入,根据图片RGB数值,将人脸图片转化为一个三维矩阵,然后对该矩阵开展卷积、池化、全连接计算来提取人脸特征,最后得到一个多维数字向量,将该向量用于下一步的二维码生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人脸生物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二维码生成算法,将获取的包含人脸信息的多维向量转化为二维码包括:二维码生成模块根据标准QR码的内容存储规范,将得到的人脸生物信息多维向量数据转化成为二维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人脸生物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光学摄像头相机设备提取人脸照片进行人脸特征信息采集;
将人脸信息二维码存储在移动手机终端后,移动出示二维码与人脸识别设备采集端人脸图像对比,实现实名认证;
通过所述移动手机终端生成人脸信息二维码后,实施加密和更新二维码。
4.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二维码的人脸生物信息识别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于二维码的人脸生物信息识别系统包括:
人脸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脸图像信息;
人脸检测模块,利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检测人脸;
人脸特征提取模块,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提取人脸特征,得到一个多维数字向量,将该向量用于二维码生成模块的二维码生成;
二维码生成模块,将获取的包含人脸信息的多维向量转化为二维码,并生成二维码图片,并存储在存储模块;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生成的二维码图片;
人脸识别模块,通过实时采集的人脸信息,与存储的二维码图片进行人脸二维码信息对比,符合度达到一定阈值,实现人脸识别;
显示模块,用于对人脸识别的信息进行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人脸生物信息识别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光学摄像头相机设备进行人脸图像采集;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手机APP。
6.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设备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二维码的人脸生物信息识别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二维码的人脸生物信息识别方法。
8.一种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二维码的人脸生物信息识别方法在社会治安、交通实名认证、防疫抗疫、智慧生活领域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79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