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极磷虾油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77713.X | 申请日: | 202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新;谷彩霞;郭楚璇;王岳琦;刘泓璐;袁溢旋;李玉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L33/115 | 分类号: | A23L33/115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极 磷虾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磷虾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极磷虾油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南极磷虾油纳米颗粒按如下制备方法制得:(1)将蛋白质溶于去离子水,经水化、过滤得到水化溶液,调节pH、保温处理、冷却得到水相溶液A;(2)将高分子物质溶于去离子水中,添加稳定剂,搅拌、水化、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到水相溶液B;(3)将南极磷虾油添加到水相溶液A中,乳化得一级乳化液;(4)将一级乳化液与水相溶液B按照体积比1:0.2‑2进行混合进行二次封装;(5)干燥。该方法对南极磷虾油具有良好的保护、分散作用,改善了南极磷虾油的贮藏稳定性,提高了南极磷虾油纳米颗粒的包埋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虾油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极磷虾油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南极磷虾油生物储量巨大,各国纷纷将其列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属于极重要的三大待开发海洋资源之一。以南极磷虾为原料所开发的诸多产品中,属南极磷虾油最具有代表性。近年来,磷虾油因其独特的成分组成与功能特性备受关注。尤其是较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此处(DHA、EPA等),虾青素/酯、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甾醇类等多种功能伴随物,使其表现出多种临床功效,极具开发价值。但是南极磷虾油在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突出挑战:(1)南极磷虾油为油状液体,水溶性差,使其在水相介质和固体基质产品中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2)南极磷虾油中富含的多不饱和的脂肪酸和虾青素等物质,性质不稳定,极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氧化降解失活,同时氧化过程中产生浓重的异味,影响最终产品的商品价值;(3)南极磷虾油自身带有腥味,摄食适口性差,给后续产品开发带来很多限制和困难。
纳米粒可以改善被包埋物的稳定性、溶解性和分散度,制备纳米粒的常用方法为高压均质法、微乳法、纳米沉淀法、乳化溶剂蒸发法等。因乳化溶剂蒸发法不会产生高温,可使虾油中的虾青素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热敏性物质更好地保存。公开号为CN 107874257 A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包埋小粒径南极磷虾油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基于乳化溶剂蒸发法,采用多级梯度循环高压均质,提高了南极磷虾油纳米粒的均一性及包埋率,但是该方法包埋率仅81.82%,同时制备过程中使用了二氯甲烷与丙酮的混合溶剂,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性。
因此,如何改善南极磷虾油的水分散性、稳定性和腥味,如何提高南极磷虾油纳米颗粒的包埋率和安全性,成为南极磷虾油应用推广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南极磷虾油的水分散性、稳定性和包埋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南极磷虾油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对南极磷虾油具有良好的保护、分散作用,改善了南极磷虾油的贮藏稳定性,提高了南极磷虾油纳米颗粒的包埋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南极磷虾油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水相溶液A制备
将蛋白质按质量体积比0.5-5g/100mL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经水化、过滤得到蛋白质的水化溶液,然后调节pH=4.0-6.0,置于80-100℃保温处理20-6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水相溶液A;
(2)水相溶液B制备
将高分子物质按质量体积比0.5-5g/100mL溶于去离子水中,按质量体积比0.0005-1g/100mL添加稳定剂,搅拌、水化、过滤除去不溶物,得到水相溶液B;
(3)乳化
将南极磷虾油按照质量比1:0.5-10添加到水相溶液A中,充分乳化至体系均匀稳定,除去游离的南极磷虾油,得到一级乳化液;
(4)二次封装
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乳化液与步骤(2)得到的水相溶液B按照体积比1:0.2-2进行混合,然后进行剪切均质和/或超声处理,得到二次封装体系;
(5)干燥
将步骤(4)得到的二次封装体系进行干燥,得到南极磷虾油纳米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77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