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965.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华;张伟;崔皓东;邬爱清;汪啸;盛小涛;王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16;E02D15/00;E02D15/08;E02D5/80;E01D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23 | 代理人: | 张咏梅;李婷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堤防 溃口 险情 抢险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及方法,涉及堤防溃口险情抢险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钢钎、重型直升机、可组装式浮桥、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和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所述重型直升机上搭载有钢钎发射系统;钢钎发射系统,用于将钢钎射入溃口砂土层,并在溃口砂土层中形成弧形的钢钎阵列;可组装式浮桥,用于承载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和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可组装式履带系统,用于传送填料;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链接在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前端,用于将可组装式履带系统传送的填料填充至钢钎阵列中形成子堤,实现溃口封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堤防溃口险情抢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溃口险情是我国堤防最常见的险情之一,一旦致灾,可能淹没良田、重要城镇与基础设施,对我国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堤防溃口险情是指堤防受洪水或其他因素破坏造成过水口门的险象。目前,我国对堤防溃口险情的抢险方法主要为:机械化立堵战法、钢木土石结合封堵战法、沉船法等,但这些抢险方法只能等到溃口险情的中后期阶段水流速度相对较小时才能实施封堵。在溃口初期,堤内外水位差较大,水流速度快,在溃口河面上缺乏固定的支点,所投物料难以抵抗水流冲击力而被洪水冲走,传统方法均难以进行有效堵口。在溃口中后期,堤防内外水位差较小,溃口已淹没了大部分受灾区域,受灾损失格局已基本形成,堵口抢险对生命和财产的减灾效果有限。另外,传统方法均采用大量重型卡车运送物料,面临道路条件差的困难,特别是低等级堤防,其道路难以满足要求,需在抢险堵口前需要修建符合要求的道路,将耗费较长时间。已有技术表明,在高空采用直升机采用自由落地式投放重力桩,但因受到水流冲击、河床泥沙和水流阻力等作用,重力桩难以植入溃口处水下粘土或砂土层足够的深度,无法提供足够的抗拔力,不能为下一步于堵口抢险提供条件。
综上,现有堤防溃口抢险方法均不能在溃口险情发生初期实施有效的抢险作业,其抢险时效性存在明显不足,急需在溃堤初期实施有效的堵口抢险,提升抢险效率,降低灾害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速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及方法采用水上和空中抢险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汛期水路畅通的优势,兼顾空中抢险的时效性,实现了堤防溃口快速抢险,可将抢险损失显著降低,抢险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速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包括:钢钎、重型直升机、可组装式浮桥、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和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所述重型直升机上搭载有钢钎发射系统;
所述钢钎发射系统,用于将所述钢钎射入溃口砂土层,并在溃口砂土层中形成弧形的钢钎阵列;
所述可组装式浮桥,用于承载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和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
所述可组装式履带系统,用于传送填料;
所述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链接在所述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前端,用于将可组装式履带系统传送的填料填充至所述钢钎阵列中形成子堤,实现溃口封堵。
可选地,所述钢钎一端为锥头,在距离锥头第一长度值范围内每隔第一预设距离焊接1对翼片;所述翼片为呈半圆形的钢片,所述翼片的一端通过铰链与钢钎链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钢钎链接。
可选地,所述重型直升机的最大有效荷载不小于50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不小于250千米每小时。
可选地,所述钢钎发射系统上设置有气动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所形成的垂向加速度不小于10g。
可选地,所述钢钎阵列包括3排弧形钢钎;从堤向河或江面,第一排钢钎处于堤脚处,第二排钢钎距离第一排3-5米,第三排距离第二排3-5米;每一排相邻钢钎的间距为0.5-1.0米;每个钢钎进入砂土地层深度不小于1.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