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965.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华;张伟;崔皓东;邬爱清;汪啸;盛小涛;王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16;E02D15/00;E02D15/08;E02D5/80;E01D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23 | 代理人: | 张咏梅;李婷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堤防 溃口 险情 抢险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快速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钎、重型直升机、可组装式浮桥、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和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所述重型直升机上搭载有钢钎发射系统;
所述钢钎发射系统,用于将所述钢钎射入溃口砂土层,并在溃口砂土层中形成弧形的钢钎阵列;
所述可组装式浮桥,用于承载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和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
所述可组装式履带系统,用于传送填料;
所述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链接在所述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前端,用于将可组装式履带系统传送的填料填充至所述钢钎阵列中形成子堤,实现溃口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钎一端为锥头,在距离锥头第一长度值范围内每隔第一预设距离焊接1对翼片;所述翼片为呈半圆形的钢片,所述翼片的一端通过铰链与钢钎链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钢钎链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型直升机的最大有效荷载不小于50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不小于250千米每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钎发射系统上设置有气动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所形成的垂向加速度不小于10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钎阵列包括3排弧形钢钎;从堤向河或江面,第一排钢钎处于堤脚处,第二排钢钎距离第一排3-5米,第三排距离第二排3-5米;每一排相邻钢钎的间距为0.5-1.0米;每个钢钎进入砂土地层深度不小于1.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组装式浮桥包括多个可充气橡胶腔体单元;相邻两个可充气橡胶腔体单元之间通过多个链接锁扣相连;每个链接锁扣的抗拉力不低于5000千牛,每个可充气橡胶腔体单元左右两侧分别有自动起降锚碇;所述自动起降锚碇用于增强可充气橡胶腔体单元的稳定性,防止可充气橡胶腔体单元波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包括履带支架和多个可组装式履带单元;所述多个可组装式履带单元组装成运送履带,所述履带支架用于支撑所述运送履带;所述履带支架呈梯型结构位于所述可组装式浮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组装式履带系统运送货物能力不低于100立方米每小时,所述可组装式履带系统构筑长度不小于100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实现转动与伸缩;所述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伸缩范围为5-20米之间,所述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上下调整角度为5-30度,所述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左右旋转角度为0-30度。
10.一种快速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堤防溃口险情抢险装置,包括:
启动挂载有钢钎发射系统的重型直升机前往溃口处;
将重型直升机悬停于溃口区域上空第一高度处,使用钢钎发射系统开始发射钢钎,在溃口砂土层中形成弧形的钢钎阵列;
完成可组装式浮桥、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和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的组装;通过牵引船将可组装式浮桥下移动至溃口区域;
通过可组装式履带系统和可伸缩式履带投料手臂将填料持续运送至钢钎阵列中形成子堤,实现溃口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9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