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胎总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6344.2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华正浩;朱光茂;梁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万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0 | 分类号: | B29D3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汇智海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5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 车胎 总装 方法 | ||
本发明所述的摩托车胎总装方法,提出专门用于摩托车胎总装生产的成套设备与总装工艺方法,以期通过自地化、智能化的专项设备完全地替换人工手动地放置内撑件,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内撑件装填工艺的精细化控制。摩托车胎总装方法包括以下工艺阶段:阶段一,拆垛输送;阶段二,内撑件供给:阶段三,内撑件放置;阶段四,卸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摩托车胎硫化生产之后、填装内撑件的总装工艺方法,属于摩托车胎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胎的胎体结构与胶料配方均与普通汽车轮胎相类似,但摩托车胎因其体积较小、存放与运输条件有所区别而具有独特的制造生产需求。
在摩托车胎生产线,当胚胎经硫化加工后通常需要在成型的胎胚子口内部衬垫有内撑件,以防多条轮胎长时间堆叠后产生挤压变形、影响后续正常运输与安装至车轮等组装加工环节。
现有摩托车胎总装生产线,在内撑件装填工艺环节中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既费时费力、现场装填效率较低;同时,手动装填难以控制多组内撑件位置角度的精确;另外,摩托车胎的规格型号较多,相应的内撑件型号尺寸也有多种,因此对于现场生产工艺与调度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上述现有技术缺少装填内撑件所需的全自动总装设备与控制方法,并未解决以上提及的摩托车胎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问题,现有在先公开文献中也未披露相关提高批量车胎连续作业总装机械化与自动化装填的技术解决手段。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述的摩托车胎总装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专门用于摩托车胎总装生产的成套设备与总装工艺方法,以期通过自地化、智能化的专项设备完全地替换人工手动地放置内撑件,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内撑件装填工艺的精细化控制。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摩托车胎总装方法,包括以下工艺阶段:
阶段一,拆垛输送
整垛的摩托车胎由第一输送组件11的皮带输送机上输送至第二输送组件12,整垛车胎在第二输送组件12上,由夹持组件14沿周向夹紧整垛车胎中除最底层车胎以外的其他车胎,并在升降传动组件15的驱动下沿垂向上升;
此后由推胎组件13将位于最底层车胎向前推送至中心架体10,直至该车胎被定位柱10-2阻挡并限位,推胎组件13返回至第二输送组件12;
重复循环执行以上步骤,直至该垛的所有车胎均被依次地推送至中心架体10上;阶段二,内撑件供给
料仓22设置于底板21上,在料仓22中贮存有按顺序、呈队列摆放的内撑件20;
阶段三,内撑件放置
在中心架体10上,内撑件放置装置将内撑件20放置于拆垛后单个摩托车胎的胎体内部;
阶段四,卸胎
内部装有内撑件20的摩托车胎被移胎组件40逐一地移送至卸胎输送组件50而重新堆垛,最终总装生产完成的整垛摩托车胎被移出总装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的拆垛输送阶段包括有如下步骤,
步骤1,整垛的摩托车胎在第一输送组件的皮带输送机上输送,当触发并生成第一光电检测组件的信号时,第二输送组件开始运行以接收输送过来的整垛车胎;
步骤2,整垛车胎沿第二输送组件向前继续输送,进而触发并生成第二光电检测组件的信号时,第二输送组件的输送部件停止运行;
步骤3,夹持组件沿周向夹紧整垛车胎中除最底层车胎以外的其他车胎,并在升降传动组件的驱动下沿垂向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万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万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