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196.4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锦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姚兰兰 |
地址: | 224599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化 余热 多方位 调节 回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包括用于靠近热源余热回收的余热回收机构、用于移动余热回收机构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用于移动余热回收机构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以及用于移动余热回收机构纵向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活动设置在横向驱动机构上,所述横向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升降驱动机构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纵向驱动机构上,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固定在横向驱动机构上的吸热盘支架以及固定在吸热盘支架上的用于吸收热量的吸热盘。该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极大地避免了热量的损失和浪费,实现了热能的回收和利用,具有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民消费水平需求的不断提高,为了追求综合成本的降低,如何做到能量的综合利用,尽可能地减少系统能量的损失,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化工、制药、炼化等行业中,从化工过程来讲,都有放热或吸热的过程,因为要打破分子间键就需要能量,要重新结合成新的产物就需要键能的变化,从而热能在不同的化工或反应或合成或裂解或裂化过程中传递,不同的反应过程可以看做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不管物理的还是化学的,甚至合成分离单元也是,都会伴随能量的产生和转化,而随后产出的产品都必须要维持常温的稳定状态,所以对这些热量的转化成为各个产品必须要经历的过程。钢铁浇铸完成后往往需要进行冷却,以往都采用自然风冷的方式进行,导致大量热量白白流失,而钢铁浇铸工件的尺寸不同,导致普通的余热回收装置不能直接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以解决传统的余热回收装置不能直接适用于钢铁浇铸领域,导致大量热量白白流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包括用于靠近热源余热回收的余热回收机构、用于移动余热回收机构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用于移动余热回收机构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以及用于移动余热回收机构纵向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活动设置在横向驱动机构上,所述横向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升降驱动机构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纵向驱动机构上,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固定在横向驱动机构上的吸热盘支架以及固定在吸热盘支架上的用于吸收热量的吸热盘。
优选的,所述吸热盘横向驱动机构相平行,所述吸热盘一端的顶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吸热盘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吸热盘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吸热盘内固定有“S”型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吸热盘的底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支架、升降电机、减速机和升降丝杆,所述升降支架的底端活动连接在纵向驱动机构上,且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升降电机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电机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上表面的两侧,所述减速机通过丝杆螺母固定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且与升降电机相匹配,所述升降电机与减速机转轴连接,所述升降丝杆的顶端与减速机相连接,所述升降丝杆上活动连接有升降移动螺母,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固定在升降移动螺母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横向支架、横向驱动电机和横向丝杆,所述横向驱动电机固定在横向支架的一端,所述横向丝杆的一端通过横向联轴器与横向驱动电机转轴连接,所述横向丝杆上活动连接有横向移动螺母,所述吸热盘支架固定在横向移动螺母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纵向驱动机构包括纵向支架、纵向驱动电机和纵向丝杆,所述纵向驱动电机固定在纵向支架的一端,所述纵向丝杆的一端通过纵向联轴器与纵向驱动电机转轴连接,所述纵向丝杆上活动连接有纵向移动螺母,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固定在纵向移动螺母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升降驱动机构、横向驱动机构和纵向驱动机构均与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锦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锦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