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6196.4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锦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姚兰兰 |
地址: | 224599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化 余热 多方位 调节 回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靠近热源余热回收的余热回收机构(1)、用于移动余热回收机构(1)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2)、用于移动余热回收机构(1)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3)以及用于移动余热回收机构(1)纵向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4),所述余热回收机构(1)活动设置在横向驱动机构(3)上,所述横向驱动机构(3)活动设置在升降驱动机构(2)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活动设置在纵向驱动机构(4)上,所述余热回收机构(1)包括固定在横向驱动机构(3)上的吸热盘支架(11)以及固定在吸热盘支架(11)上的用于吸收热量的吸热盘(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盘(12)与横向驱动机构(3)相平行,所述吸热盘(12)一端的顶部设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的另一端与吸热盘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吸热盘(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所述吸热盘(12)内固定有“S”型导流管(16),所述导流管(16)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相连接,所述吸热盘(12)的底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7)和距离传感器(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包括升降支架(21)、升降电机(22)、减速机(23)和升降丝杆(24),所述升降支架(21)的底端活动连接在纵向驱动机构(4)上,且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升降电机(22)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升降电机(22)分别固定在固定板(25)上表面的两侧,所述减速机(23)通过丝杆螺母固定在固定板(25)的下表面且与升降电机(22)相匹配,所述升降电机(22)与减速机(23)转轴连接,所述升降丝杆(24)的顶端与减速机(23)相连接,所述升降丝杆(24)上活动连接有升降移动螺母(26),所述横向驱动机构(3)固定在升降移动螺母(26)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驱动机构(3)包括横向支架(31)、横向驱动电机(32)和横向丝杆(34),所述横向驱动电机(32)固定在横向支架(31)的一端,所述横向丝杆(34)的一端通过横向联轴器(33)与横向驱动电机(32)转轴连接,所述横向丝杆(34)上活动连接有横向移动螺母(35),所述吸热盘支架(11)固定在横向移动螺母(35)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驱动机构(4)包括纵向支架(41)、纵向驱动电机(42)和纵向丝杆(44),所述纵向驱动电机(42)固定在纵向支架(41)的一端,所述纵向丝杆(44)的一端通过纵向联轴器(43)与纵向驱动电机(42)转轴连接,所述纵向丝杆(44)上活动连接有纵向移动螺母(45),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固定在纵向移动螺母(45)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机构(1)、升降驱动机构(2)、横向驱动机构(3)和纵向驱动机构(4)均与外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工业化余热多方位调节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安装位置,将纵向驱动机构4固定在钢铁浇铸工件旁边,并且使得钢铁浇铸工件与吸热筒12位于同一侧;
步骤二:确定热源位置,钢铁浇铸后,温度传感器17检测到高温热源,然后外部控制装置根据温度传感器17传回的信息确定热源位置;
步骤三:调节余热回收机构1的位置,确定热源位置后,首先启动纵向驱动电机42,纵向驱动电机42通过纵向联轴器43带动纵向丝杆44运动,然后通过纵向丝杆44推动升降驱动机构2做纵向运动直至横向驱动机构3与热源位置相齐平,然后启动横向驱动电机32,横向驱动电机32通过横向联轴器33带动横向丝杆34运动,然后通过横向丝杆34推动余热回收机构1做横向运动直至余热回收机构1与热源位置相垂直,此时吸热筒12位于热源的正上方,然后通过距离传感器18检测吸热筒12和热源之间的距离,然后再通过升降电机22将吸热筒12调节至热源正上方的设定高度;
步骤四:进行余热回收,吸热管11将热源的热能吸收后自身温度升高,并传递至导流管13,通过水泵将冷水从进水口14注入导流管13内,冷水吸热后通过出水口15排出,完成了钢铁浇铸的余热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锦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锦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61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