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腔室形状可变自适应反应炉的热裂解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5632.6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0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冠伦;郭巍;徐泽霖;赵晟;吴容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6/00 | 分类号: | B01J6/00;C10G1/10;C01B3/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腔室 形状 可变 自适应 反应炉 裂解 反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腔室形状可变自适应反应炉的热裂解反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进入热裂解反应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改变热裂解反应炉的内腔形体,适应不同反应物成分的反应环境。本发明实现不同的反应物在炉体内均能达到最佳产物转化率,提高反应物在炉体内的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腔室形状可变自适应反应炉的热裂解反应方法。
背景技术
热裂解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化工产业,以废旧轮胎、塑料的工业化裂解炼油产业为例,反应物来源广泛而复杂,每一批次入炉的反应物在成分上具有变化性。然而传统的热裂解炉内部造型是不可调整的,因而当反应物成分因变化而脱离反应炉设计预期值时,炉内形成的反应环境将不符合新的原料成分的最佳反应要求,导致反应转化率低,生成更多低利用价值的副产物,影响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内腔室形状可变自适应反应炉的热裂解反应方法,实现不同的反应物在炉体内均能达到最佳产物转化率,提高反应物在炉体内的转化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腔室形状可变自适应反应炉的热裂解反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进入热裂解反应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改变热裂解反应炉的内腔形体,适应不同反应物成分的反应环境。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热裂解反应炉体内套设有套筒,套筒可沿炉体上下移动;
根据进入热裂解反应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改变热裂解反应炉的内腔形体,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检测系统检测进入炉体内反应物成分,根据检测的反应物成分信息,移动调节套筒在炉体内的位置。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套筒连接有套筒位置调节机构,套筒位置套接机构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检测系统连接,
根据进入热裂解反应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改变热裂解反应炉的内腔形体,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检测系统将检测进入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反应物成分信息,通过套筒位置调节机构上下调节套筒在炉体内的位置。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到进入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为乙炔时,调整套筒移动至位于炉体内距离炉体内腔顶部为炉体内腔总长20%~30%的位置。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当进入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为掺混的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聚苯乙烯PS的混合物时,调整套筒移动至位于炉体内距离炉体内腔顶部为炉体内腔总长25~50%。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当进入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为掺混的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混合物时,调整套筒移动至位于炉体内距离炉体内腔顶部为炉体内腔总长27~50%。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当进入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全部为聚丙烯PP时,调整套筒移动至位于炉体内距离炉体内腔顶部为炉体内腔总长27%;
当进入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中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数值比为07:03时,调整套筒移动至位于炉体内距离炉体内腔顶部为炉体内腔总长30%;
当进入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中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数值比为05:05时,调整套筒移动至位于炉体内距离炉体内腔顶部为炉体内腔总长35%;
当进入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中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数值比为03:07时,调整套筒移动至位于炉体内距离炉体内腔顶部为炉体内腔总长40%;
当进入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全部为聚乙烯PE时,调整套筒移动至位于炉体内距离炉体内腔顶部为炉体内腔总长50%。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当进入炉体内的反应物成分中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数值比非已有比例时,选择落入相应区间进行线性插值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5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质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定标志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