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内河船舶行驶中油耗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3966.X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全;韩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9/00 | 分类号: | B63B79/00;B63B39/12;B63B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邓阿卫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内河 船舶 行驶 油耗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内河船舶行驶中油耗分析方法,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通过对船舶的货物体积及重量进行严格的计算,创新性的引入货物体积测量工具来快速获取货物体积,并且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计算出最佳的建议载油量,并且利用携带漂浮油桶的方式对载油量进行优化,漂浮油桶可以自主漂浮于水面上,利用磁悬浮的特点,最大程度上减轻与水面之间的航行阻力,并且可以自主控制磁力大小对漂浮油桶进行合理的稳定,从而实现不仅可以携带上足够的油量,同时可以应对特殊情况和干扰因素,并减轻船舶油重,间接降低船舶油耗,提高船舶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内河船舶行驶中油耗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内河船舶一般用于装载砂、石、水泥等流体货物,由于每次装载的货物由于含水量不同,其密度不同,且成型不规整,无法有效测算出货物的重量和体积,但运费结算时,重量和体积是重要的结算指标。现行的方法是估算法,用船身的水位标来估算装载量,该方法精准度不够,常出现有经验方占无经验方便宜的事。
另外近年来,由于油价上涨迅速,船舶作业、运输成本中燃油费用所占比例不断增大,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是各船舶公司经营管理船舶的最终目的,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以降低船舶营运成本的方式来增加经济效益又是各船舶公司历来都使用的一种有效手段,鉴于目前船用燃油价格高居不下、船舶油耗费用占船舶运营费用比重较大的实际情况,为最大限度减轻市场所带来的压力,航运企业始终将船舶油耗控制管理作为公司船舶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当前航运市场条件下,船舶油料成本控制得当与否,不仅会影响船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将直接影响船公司能否继续生存和再发展。
与船舶油耗息息相关的是船舶载物体积及重量,很大程度上决定船舶的油耗和载油量,载油过多,油耗变大,有效载重力降低,载油过少,满载中途加油麻烦且浪费时间,同时油耗的干扰因素较多,无法科学的给出定值,因此现有船舶的油耗分析不够精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内河船舶行驶中油耗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船舶的货物体积及重量进行严格的计算,创新性的引入货物体积测量工具来快速获取货物体积,并且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计算出最佳的建议载油量,并且利用携带漂浮油桶的方式对载油量进行优化,漂浮油桶可以自主漂浮于水面上,利用磁悬浮的特点,最大程度上减轻与水面之间的航行阻力,并且可以自主控制磁力大小对漂浮油桶进行合理的稳定,从而实现不仅可以携带上足够的油量,同时可以应对特殊情况和干扰因素,并减轻船舶油重,间接降低船舶油耗,提高船舶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内河船舶行驶中油耗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行驶用内河船舶,获取船舶最大载重量、最大货物空间、船舶重量基础参数;
S2、搭载货物体积测量工具,自动测算出船舶携带的货物体积,计为V;
S3、自动读取所在水域的历史水位通过大数据分析目前季节时段的水位变化输入载重量,航程起点和终点,输入是否空载回程输入船龄、船吨位输入日常油耗偏离值,根据以上数据自动计算出最佳的建议载油量;
S4、根据建议载油量选择配备合适数量的漂浮油桶,从而对船舶的实际载油量进行优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货物体积测量工具包括固定在船身外侧左前、左中、左后、右前、右中、右后的设置6个水位监测器,计算得到排水量。
进一步的,所述货物体积测量工具还可以计算得到船舶平衡系数k:
若k=0,代表船身吃水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未经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9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