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肽中测定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含量的气相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3055.7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凌振宏;柴洪帆;吴春暖;朱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李旭 |
地址: | 570216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肽 测定 丙基 亚胺 含量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多肽中测定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含量的气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适量,用有机溶剂和混合溶剂稀释至一定浓度,作为对照品贮备液;取待测胸腺法新样品,加入碱性溶剂使其溶解后,再加入适量对照品贮备液,混匀并用混合溶剂稀释至一定浓度,作为对照品溶液;
2)取待测胸腺法新样品适量,加入碱性溶剂使其溶解后,再用混合溶剂进行稀释,作为供试品溶液;
3)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上述溶液进行检测,其中气相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100%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色谱柱;
色谱柱升温程序:起始柱温为40℃;保持时间为2分钟;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80℃,维持3分钟;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20℃,维持3分钟;再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80℃,维持7分钟;再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40℃,维持17分钟;
柱流量为1ml/min;
载气为高纯度氮气或氦气;
分流进样的分流比为1∶1~15∶1;
4)按标准加入法计算被测样品中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的含量;
其中,所述碱性溶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5%~1.0%;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或它们任意混合的溶液,所述混合溶剂选自水与甲醇、水与乙醇或水与甲醇和乙醇它们任意混合的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剂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混合溶剂为90%的甲醇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分流进样的分流比为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气相色谱仪的进样口温度为150℃~300℃;检测器温度为150℃~350℃,进样体积1μl~10μ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色谱仪的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体积为1μ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待测胸腺法新样品溶液中胸腺法新的浓度为10mg/ml~300mg/ml。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测胸腺法新样品溶液中胸腺法新的浓度为20mg/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照品贮备液浓度为10μg/ml~1500μg/m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照品贮备液浓度为20μg/m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精密称取N,N-二异丙基碳二酰亚胺20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90%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贮备液,精密称取胸腺法新约200mg,置10ml量瓶中,加入1%氢氧化钠溶液2ml溶解,再加对照品贮备液2ml,混匀,用90%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
2)、精密称取胸腺法新约200mg,置10ml量瓶中,加入1%氢氧化钠溶液2ml溶解,用90%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3)、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上述溶液进行检测,其中气相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DB-1,型号30m×0.53mm×5μm;流速:1ml/min,分流比:5:1,进样体积:1μl;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
色谱柱升温程序,起始柱温为40℃;保持时间为2分钟;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80℃,维持3分钟;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20℃,维持3分钟;再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80℃,维持7分钟;再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40℃,维持17分钟;
4)按标准加入法计算被测样品中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0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愈型智能全光柔性膜片
- 下一篇:医疗技术站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