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生素C乙基醚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1910.0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4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志;张彬;孔祥雨;崔新强;杨利;刘文涛;毋立华;纪红英;冯巧巧;王洪臣;魏乐坤;郑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山东海佑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62 | 分类号: | C07D30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生素 乙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生素C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维生素C乙基醚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以维生素C为起始原料,先与环戊酮反应生成缩酮,然后再与乙醇和氯化亚砜反应成醚,最后经盐酸水解缩酮制得维生素C乙基醚。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维生素C乙基醚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原料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维生素C是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之一,能捕捉自由基,保护细胞组织,抵御自由基和活性氧物质造成的损害。由于维生素C的低亲脂性、热敏性和自身氧化降解性等缺点,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许多改善其性能的维生素C衍生物应运而生,如已广泛应用的维生素C磷酸酯镁、维生素C棕榈酸酯等。维生素C乙基醚是一种新的亲油亲水两性维生素C衍生物,在配方中能够极为方便地使用,容易穿透皮肤角质层进入真皮层,进入皮肤后,容易被生物酶分解而发挥维生素C的生物学功效,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因此可在化妆品中用作防老化剂和美白剂。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目前维生素C乙基醚的合成方法分为一步法和三步法。一步合成法为维生素C直接和卤代烷烃或硫酸二乙酯在缚酸剂的催化下反应制得维生素C乙基醚。三步合成法为维生素C先与丙酮在酸的催化下生成5,6-O-异亚丙基-抗坏血酸,然后再与卤代烷烃或硫酸二乙酯反应成醚,最后在酸的催化下缩酮水解,生成维生素C乙基醚。
一步法不仅3位羟基烷化,5,6位羟基也可能会烷基化,生成杂质较多,分离困难,收率低。三步法可以保护5,6位羟基不被烷基化,反应生成杂质较少;但是烷基化反应溶剂为DMSO或DMF,产品在溶剂中高度溶解,产品收率低且后处理困难,以卤代烷烃或硫酸二乙酯作烷基化试剂,其毒性和污染均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维生素C乙基醚的合成方法。本方法使用维生素C为原料,在乙酰氯的催化下与环戊酮反应成缩酮,然后再与乙醇和氯化亚砜在三乙胺的催化下成醚,最后在稀盐酸的催化下水解缩酮,制得维生素C乙基醚。制备过程更加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对环境更友好,后处理简单,总收率和纯度更高。
一种维生素C乙基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以维生素C为起始原料,以环戊酮为反应物和溶剂,在乙酰氯的催化下,于20-30℃反应4h,过滤,得到5,6-O-环戊基-抗坏血酸。
步骤2:将氯化亚砜滴加入乙醇中,0~5℃反应1h,加入5,6-O-环戊基-抗坏血酸和三乙胺,回流反应12h,减压蒸干,加入乙酸乙酯和水,搅拌,分液,蒸除乙酸乙酯约剩1/4,0-5℃析晶2h过滤,得到3-O-乙基-5,6-O-环戊基-抗坏血酸醚。
步骤3:将3-O-乙基-5,6-O-环戊基-抗坏血酸醚和稀盐酸50℃反应2h,减压蒸干,所得产品用乙醇重结晶,得到维生素C乙基醚。
具体合成反应路线为: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环戊酮和维生素C的质量比为5:1至10:1,其中优选7:1;乙酰氯和维生素C的摩尔比为0.5:1至1.5:1,其中优选1:1。
所述步骤2中乙醇和中间体1的质量比为3:1至10:1,其中优选5:1;氯化亚砜和中间体1的摩尔比为1.2:1至2:1,其中优选1.5:1;三乙胺和中间体1的摩尔比为1.2:1至2:1,其中优选1.5:1;乙酸乙酯和中间体1的质量比为4:1至10:1,其中优选8:1;水和中间体1的摩尔比为3:1至10:1,其中优选5:1。
所述步骤3中稀盐酸摩尔浓度为3mol/L,稀盐酸和中间体2重量比为5:1至10:1,其中优选8:1;乙醇和中间体2重量比为3:1至8:1,其中优选5:1。
本工艺与文献报道方法相比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山东海佑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山东海佑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