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音型挡泥板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1853.6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强;许鹏;莫旭辉;王凯;陈泽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吉兴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0 | 分类号: | B29C43/20;B29C43/52;B29C65/08;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07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音 挡泥板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音型挡泥板及其成型方法,所述成型方法包括:将双层结构的挡泥板基材进行烘温加热,所述双层结构包括聚丙烯层和聚酯层,所述挡泥板基材的两侧加热温度不同;将烘温加热后的挡泥板基材置于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得到挡泥板半成品;将挡泥板半成品安装到组立工装上,得到汽车挡泥板。本发明所述挡泥板以层状复合板材为基材,在成型过程中根据板材中材料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加热温度,再经压制成型及结构组装等步骤,制备的挡泥板具备较好的吸音性与隔音性,且重量轻、强度高,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所述成型方法操作简单,工艺安全稳定,原料及操作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节约了制造成本,应用前景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装饰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吸音型挡泥板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日益成为众多家庭的出行工具,而随着对汽车高性能、舒适性、轻量化等方面追求的日益提高,汽车的外部饰件也成为人们选购汽车的一个重要因素。汽车挡泥板是安装在车轮外框架的板式结构,根据不同车型定制设计,行车过程中可以防止细小硬物或泥水飞溅到车身上,以及由于路面凹凸不平使得轮胎对车身造成撞击,避免损坏车身,对车身起到保护作用。
目前,汽车挡泥板的材质选择主要包括橡胶或塑料,大部分产品存在体积较大,易发生翘曲变形,重量大,产生的噪音大,或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无法满足对吸音隔音性、轻量、高强度、抗震性等指标的要求,制约着汽车挡泥板的发展,因而需要改进挡泥板的材质选择以及成型工艺,以得到高性能的汽车挡泥板。
CN 205087037U公开了一种防水吸音织物型挡泥板,包括两层混合纤维毡层,所述两层混合纤维毡层之间夹有一层PE膜,所述两层混合纤维毡层和PE膜通过加热软化,在压力10MPa下冷塑一体成型。该挡泥板采用混合纤维毡层代替传统的塑料,提高其防水性能以及吸音效果,但内外层采用相同材质,增强作用有限,且未明确挡泥板的成型工艺。
CN 104213360A公开了一种汽车织物挡泥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挡泥板由针刺面毯制成,其中含有40~50重量份低熔点纤维、10~15重量份中空纤维、40~50重量份涤纶纤维,所述低熔点纤维为改性PET的低熔点纤维,中空纤维为中空PET纤维;其制备方法为各类纤维混合、梳理后进行纤维网针刺,然后依次将针刺面毯预定型、烘温软化处理、压制成型和水刀切割,制备得到挡泥板成品;但该挡泥板虽采用多种纤维,但其混合使用,仍属于单层结构,且多种纤维均为PET的改性纤维,原料成本较高,且针刺面毯及挡泥板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操作成本也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新型汽车挡泥板的制备,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及工艺,使其吸音隔音性能好、且重量轻、强度高,生产效率高,节能环保,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音型挡泥板及其成型方法,所述挡泥板以层状复合板材为基材,经过烘温加热、压制成型、结构组装的步骤制备吸音型挡泥板,具备较好的吸音性与隔音性,且重量轻、强度高,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原料成本较低,节能环保,生产效率高,生产工艺安全稳定。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音型挡泥板的成型方法,所述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双层结构的挡泥板基材进行烘温加热,所述挡泥板基材的双层结构包括聚丙烯层和聚酯层,所述挡泥板基材的两侧加热温度不同;
(2)将步骤(1)烘温加热后的挡泥板基材置于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得到挡泥板半成品;
(3)将步骤(2)得到的挡泥板半成品安装到组立工装上,得到汽车挡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吉兴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吉兴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