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塑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1638.6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峰;黄海玲;崇鹏;张渊普;陈华强;杜方;胡楠楠;孙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4;C22C38/50;B22D11/16;C21C5/28;C21C7/00;C21C7/06;C22C33/04;B21B1/46;B21B37/74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滕金叶 |
地址: | 43600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双相钢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塑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所述高塑性双相钢包含下述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C:0.17~0.23%,Si:0.17~0.37%,Mn:0.50~0.80%,P≤0.020%,S≤0.005%,Cr:0.70~0.95%,Al:0.015~0.025%,Ti:0.010~0.020%,Ni≤0.02%,Cu≤0.05%,Mo≤0.005%,O:0.0015~0.0018%,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所述高塑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转炉冶炼→氩站处理→LF精炼→连铸→轧制→冷却;本发明钢通过加入适量Ti、Al合金对钢材进行微合金化,并进一步净化钢水质量,利用Ti合金的特点与析出含Ti化合物可有效阻碍晶粒粗化的特征,制得的钢材直径为Φ24~100mm,屈服强度850~1000MPa,抗拉强度1000~1150MPa,延伸率14~17.5%,断面收缩率44.5~48%,冲击功60~75J,钢材的淬透性及塑性指标得到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塑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马氏体(贝氏体)加上铁素体基体双相钢,包含下述质量分数的化学成分:C:0.17~0.23%,Si:0.17~0.37%,Mn:0.50~0.80%,P≤0.030%,S≤0.020%,Cr:0.70~0.95%,Ni≤0.30%,Cu≤0.20%,Mo≤0.1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淬火后获得组织为马氏体+铁素体,其中马氏体呈岛状分布在铁素体晶粒之间,即:10%~20%马氏体加80%~90%铁素体组织,这种组织是由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经临界区处理或控制而得到的;传统双相钢要求达到的力学性能特征是低屈服强度(540~750MPa、具有连续屈服行为)、高抗拉强度(835~915MPa);在塑性变形初期具有高的加工硬化率,HB达到250以上,影响刀具寿命及加工速率,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在成型时还应具有好的延展性,延伸率9~11.5%、断面收缩率35~42%。
传统的双相钢主要用于制造心部强度要求较高,表面承受磨损、截面在30mm以下的或形状复杂而负荷不大的渗碳零件(油淬),如:机床变速箱齿轮、齿轮轴、凸轮、蜗杆、活塞销、爪形离合器等;对热处理变形小和高耐磨性的零件,渗碳后应进行高频表面淬火,如模数小于3的齿轮、轴、花键轴等。此钢也可在调质状态下使用,用于制造工作速度较大并承受中等冲击负荷的零件,这种钢还可用作低碳马氏体淬火用钢,更进一步增加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约增加1.5~1.7倍)。
传统的生产双相钢的方法,在不渗碳的情况下,热处理工艺为:第一次淬火880℃,第二次淬火780℃,冷却剂水或油,回火200℃,冷却剂水或空气,HB≤179。因为传统的双相钢,含碳量较低,合金量也低,所以经过两次淬火、一次回火后,加工成标准试样进行试验时,经常发生塑性指标(主要是断面收缩率)不能满足要求,导致整体性能不能满足国标要求。
经检索: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00137342.0,专利名称为“控制双相钢组织的方法”,是通过施加磁场控制相的析出,这种方法既增加设备成本,又带来不利影响,因施加磁场后可能造成部分钢材产生磁性影响后续加工(钢材不允许有磁性,一旦产生磁性还需要进行消磁处理,成本更高);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03129485.5,专利名称为“超细晶粒低碳低合金双相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是通过相控制晶粒度的直径,提高性能,这种控制相的析出方法需要严格控制轧机上各个区间的温度范围,而这个相的析出温度区间非常窄,而试料在轧机线上是高速运转、连续作业状态,要保证试料相的析出温度的稳定性是非常困难,可操作性差。
因此,研发一种新的能改善传统双相钢淬火能力指数,提高钢材塑性指标的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成为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方法中,提高双相钢的淬透性和塑性指标的方法均存在投入设备成本高、技术难度高不易操作等问题,难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生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塑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