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诱捕系统和诱捕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7624.7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茁;陈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3/02 | 分类号: | A01M23/02;B25J9/1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诱捕 系统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诱捕系统和诱捕机器人,包括:无线电信号发射设备用于向AmBC导航标签和AmBC识别标签发送射频信号,无线电信号发射设备包括智慧灯杆;AmBC导航标签基于射频信号将保存的地址标识发送给诱捕机器人;AmBC识别标签基于射频信号将保存的身份标识发送给诱捕机器人;诱捕机器人用于根据地址标识进行导航到达诱捕地点诱捕目标动物,根据身份标识对已抓捕过动物进行识别并驱赶。AmBC导航标签和AmBC识别标签从周边环境中接收射频信号进行能量采集,AmBC导航标签向诱捕机器人发送地址标识,引导诱捕机器人到诱捕地点对动物进行诱捕,AmBC识别标签向诱捕机器人发送身份标识,供诱捕机器识别出已抓捕过动物并进行驱赶,避免重复抓捕,提高抓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源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诱捕系统和诱捕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个小区里都会存在流浪动物,流浪猫或流浪狗,这些流浪动物及其繁殖的后代越来越多,经常会出现抓伤咬伤人员、引发交通事故以及深夜制造大量噪声,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为了解决流浪动物扰民的情况,通常采用人工进行抓捕,并对抓捕的动物执行绝育手术,但是采用人工抓捕流浪动物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成本高昂,并且难以避免重复抓捕已绝育的流浪动物,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执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物诱捕系统和诱捕机器人,以实现对目标动物的快速准确的抓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物诱捕系统,包括:安装有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C阅读器的诱捕机器人、AmBC导航标签、佩戴在已抓捕过动物身上的AmBC识别标签和无线电信号发射设备;
无线电信号发射设备,用于向AmBC导航标签和AmBC识别标签发送射频信号,其中,AmBC导航标签设置在指定起点到诱捕地点的指定路径上;
AmBC导航标签,用于根据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能量采集,基于所采集的能量进行供电,并基于射频信号将保存的地址标识采用反向散射信号发送给诱捕机器人;
AmBC识别标签,用于根据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能量采集,基于所采集的能量进行供电,并基于射频信号将保存的身份标识采用反向散射信号发送给诱捕机器人;
诱捕机器人,用于根据地址标识进行导航到达诱捕地点,在诱捕地点对目标动物进行诱捕,并根据身份标识对已抓捕过动物进行识别并驱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诱捕机器人,包括:诱捕笼体,与诱捕笼体滑动连接的笼门,设置在诱捕笼体内部的中央控制模块、诱捕气味散发模块、食物投放通道、笼门控制马达、标签阅读器和声光驱赶器,设置在诱捕笼体外侧的红外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
中央控制模块,用于在到达诱捕地点时控制食物投放通道向诱捕笼体内投放食物,并控制诱捕气味散发模块向外散发诱捕气味;
标签阅读器,用于对距离诱捕笼体指定范围内的已抓捕过动物身上的AmBC识别标签进行读取识别,并将读取识别的身份标识发送给中央控制模块;
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身份标识控制声光驱赶器产生声光驱赶信号,以对已抓捕过动物进行驱赶;
可见光摄像头,用于在光线强度达到预设强度时对诱捕地点进行拍摄,并将所获取的诱捕地点视频发送给中央控制模块;
红外摄像头,用于在光线强度未达到预设强度时对诱捕地点进行拍摄,并将所获取的诱捕地点视频发送给中央控制模块;
中央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诱捕地点视频确定存在目标动物,并且目标动物进入诱捕笼体时,控制笼门控制马达驱动笼门向下滑动并进行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6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