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粘性保湿固体胶粘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3131.6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罗阳;杨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健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B29C39/38;B29C39/36;B29C65/56;B24B19/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性 保湿 固体 胶粘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粘性保湿固体胶粘剂制备方法,其使用一种高粘性保湿固体胶粘剂制备装置,该高粘性保湿固体胶粘剂制备装置包括外冷单元(1)和成型机构(2),其特征在于:采用高粘性保湿固体胶粘剂制备装置进行高粘性保湿固体胶粘剂制备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S1、模具固定就位:通过人工方式使中间轴(21)与轴凹槽之间完成连接,圆台(20)位于导板(14)的内部中心,然后通过电动滑块(22)带动半圆模板(23)相向运动,直至半圆模板(23)之间构成整圆结构;
S2、灌注成型:通过灌注机向芯轴(25)与半圆模板(23)之间的空隙内注入成型料;
S3、同步冷却:通过进水管(12)向成型柜(11)内注入冷却水,冷却水可起到环向冷却的作用,待外壳冷却固型之后,冷却水通过出水管(13)输送至承接工具内;
S4、成型外壳取料:待成型料冷却成型即外壳成型后,通过电动滑块(22)带动半圆模板(23)复位,然后通过电动推杆(24)向上推动芯轴(25)与外壳至最大限度处,随后通过人工方式逐个拾取外壳;
S5、固体胶棒成型:外壳成型的同时通过灌注技术成型固定胶棒的内芯,然后组装内芯与外壳,随后向内芯与外壳组装件内灌装胶黏剂、赋形剂、保湿剂和水的混合料,混合料冷却后制成固定胶;
所述的外冷单元(1)安装在已有地面上,外冷单元(1)的上端设置有成型机构(2);
所述的外冷单元(1)包括工作台(10)、成型柜(11)、进水管(12)、出水管(13)和导板(14),工作台(10)的上端前后对称安装有成型柜(11),成型柜(11)的左右两端中部对称开设有一号通孔,成型柜(11)左端的一号通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进水管(12),成型柜(11)右端的一号通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出水管(13),成型柜(11)的内底壁从左往右等距离安装有导板(14),导板(14)为圆环结构;
所述的成型机构(2)包括圆台(20)、中间轴(21)、电动滑块(22)、半圆模板(23)、电动推杆(24)和芯轴(25),圆台(20)位于导板(14)的内部,圆台(20)的下端面中部安装有中间轴(21),中间轴(21)的下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与轴凹槽相连,轴凹槽开设在成型柜(11)的内底壁,圆台(20)的上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前后对称安装有电动滑块(22),电动滑块(22)的上端安装有半圆模板(23),半圆模板(23)朝向圆台(20)中心的端面中部为凹陷半圆结构,圆台(20)的中部开设有杆凹槽,杆凹槽内安装有电动推杆(24),电动推杆(24)的上端安装有芯轴(25),芯轴(25)位于半圆模板(2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性保湿固体胶粘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25)的前侧设置有U型板(250),U型板(250)水平段的中部与芯轴(25)前侧的半圆模板(23)的外表面相连,U型板(250)位于导板(14)内部,U型板(250)的竖直段安装有圆块(251),圆块(25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凹槽相连,连接凹槽开设在衔接板(252)的中部,衔接板(252)与圆块(251)相离的一端安装有圆弧板(253),半圆模板(2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于正相对的圆弧板(253)之间,衔接板(252)的正下方设置有竖板(254),竖板(254)的上端与其相邻的圆弧板(253)的外表面相连,竖板(254)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一号凹槽相连,一号凹槽开设在圆台(20)的上端,一号凹槽的内侧壁与竖板(254)之间山下对称连接有一号弹簧(255),一号弹簧(255)与竖板(254)之间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性保湿固体胶粘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柜(11)的下端前后对称开设有连接通槽,连接通槽内设置有内置管(110),中间轴(21)位于内置管(110)之间,内置管(110)的左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一号管(111),相邻的一号管(111)的下端与抽吸机(112)的上端相连,抽吸机(112)安装于盛水柜(113)的内底壁,内置管(110)的右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二号管(114),二号管(114)为类L型结构,二号管(114)的左端位于工作台(10)水平段的下方,且二号管(114)的最左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盛水柜(113)的右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健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健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31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手表环境光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