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类模块法的光通信PLC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1718.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4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吉;陈富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索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10/25;H04B10/40;H04L67/12;H04W4/70;H04W4/8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1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类 模块 光通信 plc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类模块法的光通信PLC及其系统,涉及智能控制的技术领域,包括:云服务器、上位机、第一分光器、可编程控制器、第二分光器;云服务器、上位机、第一分光器、可编程控制器以及第二分光器依次相连;第二分光器下行接入传感器和/或执行器和/或PLC扩展;传感器、执行器以及PLC扩展的数量为多个。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PLC及其系统的高速度通信、海量数据传输、快捷高效低成本完成控制方案,轻松融入区块链技术和边缘计算技术,实现IOT行业的标准化、通用化、产业化和智能化,大幅度提升生产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LC构成的物联网(IOT)、车联网、高铁列车、船舶控制系统领域,涉及光通信的PLC及其系统多种拓扑结构,尤其是涉及光通信上位机、光通信PLC、光通信传感器、光通信执行器和通信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车联网、高铁列车和船舶控制系统离不开PLC及其系统,高实时性要求,丰富的海量数据,高可靠性主被动控制,同时因系统重要性不同而采用不同拓扑结构方案,因而对PLC及其系统有严格的硬件结构要求,对软件的可复用性和可移植性有通用化标准化要求;现有技术的上位机、PLC、传感器、执行器之间及系统总线大都为铜导线连接,通常一个信号须2-3个接线端子或接插件且只能给一个控制器接入,在大型的PLC系统和IOT系统中,所需信号较多,因而接线较多,易错,须布置较多铜导线;每个工程的PLC硬件、应用软件和人机界面须由多个专业人员设计和编写,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和技能要求较高,安装调试效率较低,PLC易受较多因素干扰,系统中信号隔离方面问题较多,综合成本较高,系统拓扑结构单一,重要系统冗余不足;
现有技术的上位机通常由计算机+组态软件构成,与云服务端、PLC端和第三方接入设备端须经网关、路由器或协议转换器,须多专业技能工程师编程调试完成,效率低,且与PLC的程序可复用性差,可移植性差;
现有技术的PLC与传感器、执行器和第三方设备连接材质大都为铜导线、铜接线端子或铜接插件,须每项目都要使用计算机编程,程序可复用性差,可移植性差,通信信号隔离方面问题较多;
现有技术的PLC系统拓扑结构,大都为2-8芯铜导线做为总线,总线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低,传输数据信息相对较少,系统拓扑结构单一,当系统较大,PLC站地址较多时,误码率高,系统调试复杂冗繁,通信信号隔离方面问题多,综合成本高;
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高铁列车和船舶的控制系统,对安全性、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智能化程度要求高,所需传感器、执行器数据信息就多,以铜导线为总线的PLC及其系统大都为单路拓扑结构形式,不能实现双拓扑结构且同时使用,也没有互检功能,若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采用双备用,必然引起综合成本提高,采用铜导线连接材料就越多,增加了车身自重量,且智能驾驶效果不理想,安全性能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索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索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