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涌智能清污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9593.0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程香菊;周新民;代如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E02B15/06;H02J7/35;G06T7/00;G06T7/10;H04N7/18;H04N5/33;G08B2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河道清污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涌智能清污系统及控制方法,双层截污网水面部分是塑料浮筒式活动拦污栅,水下部分是细纱网与半开导流管槽,细纱网垂直悬挂在塑料浮筒式活动拦污栅上;双层截污网以V字形安装在河涌里,双层截污网以V字形的V字底部安装有自动打捞设备;自动打捞设备顶端固定有太阳能发电系统,自动打捞设备上固定有智能化视觉监测装置。本发明中水面水下双层截污,可同时清理水上水下漂浮物,使细小漂浮物在水流的作用下流向自动打捞设备从而被清理。本发明可实现清理过程智能化,自行监测河涌内的垃圾信息,自动作出清理行为,从而使得河涌垃圾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清理,去人工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清污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涌智能清污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河流中的垃圾流入海洋,对海洋生物的生长造成危害。为了清除河流中的垃圾,基本上是水上环卫工人每天清理河道垃圾,腥臭难闻,苦不堪言,且不一定安全,人工投入数量大,成本也不菲。同时采用人工操作效果不佳,仅对河涌水面上可见的漂浮垃圾进行拦截,水面下大部分漂浮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清理。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技术中基本上是水上环卫工人每天清理河道垃圾,腥臭难闻,苦不堪言,且不一定安全,人工投入数量大,成本也不菲。
(2)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操作效果不佳,仅对河涌水面上可见的漂浮垃圾进行拦截,水面下大部分漂浮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清理。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和创新的机械设计,结合清洁能源系统(纯电动),创造性的制造出新河涌治理设备,极大的提高了漂浮垃圾的清理效率和便捷性,同时减少了因为清理行动伴随自身设备污染(燃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涌智能清污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河涌智能清污系统,所述河涌智能清污系统设置有双层截污网;
双层截污网水面部分是塑料浮筒式活动拦污栅,水下部分是细纱网与半开导流管槽,细纱网垂直悬挂在塑料浮筒式活动拦污栅上;
双层截污网以V字形安装在河涌里,双层截污网以V字形的V字底部安装有自动打捞设备;
自动打捞设备顶端固定有太阳能发电系统,通过串联的太阳能电池组向串联电压为192V以上的300V以下的蓄电池组充电,使用“充电逆变组合机”进行充电放电控制,通过均衡器保证电池的充放电质量,并逆变为220V电压向用电设备供电,用电线路通过三线平均分配负载。
自动打捞设备上固定有智能化视觉监测装置。智能化视觉检测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远程无线传输模块和控制实施模块。所述的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红外摄像头和温度变送器;所述的红外摄像头和温度变送器均与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和控制实施模块相连;所述的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自动压缩仓体前垃圾的图像;所述的温度变送器用于采集自动压缩仓体前河水的温度信息;所述的中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并与自动压缩仓体前漂浮物的图像进行对比,检测出漂浮污染物的数量和类型,并把检测数据远程无线传输模块反馈给在线河涌垃圾检测大数据系统,同时向所述的控制实施模块发送控制信息;所述的控制实施模块根据收到的控制信息进行打捞压缩作业.
进一步,所述半开导流管槽30度全线开口,开口处与细纱网无缝连接,悬挂在最下方。
进一步,所述自动打捞设备设置有左右浮体、编程逻辑控制系统模块、垃圾打捞传送带、垃圾回收箱;
垃圾打捞传送带与垃圾回收箱相适配,垃圾打捞传送带上安装有布满细缝的打捞板,整个传送带通过齿轮与液压马达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95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