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区域定位区间移动目标平均速度的估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8612.8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贾咏洁;单成伟;陈晓晶;吕小强;吴岩明;刘丰祯;吴琦;贾文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52 | 分类号: | G08G1/052;H04W4/02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213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区域 定位 区间 移动 目标 平均速度 估算 方法 | ||
1.一种井下区域定位区间移动目标平均速度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或其他基站,测量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或其他基站的安装地点的真实距离值;
S2、设置上位机,于上位机内配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接收半径值及数据心跳时间;
S3、上位机发出数据,通过网络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通信,获取车辆定位信息;
S4、记录第一基站第一次接收到车辆定位信号的时间点;
S5、记录第二基站第一次接收到车辆定位信号的时间点,同时该信号同时继续被第一基站接收;
S6、记录第二基站接收到车辆定位信号,但第一基站已经无法接收到信号的时间点;
S7、记录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无法接收到车辆定位信号的时间点;
S8、根据距离及时间差加权计算出车辆平均行驶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区域定位区间移动目标平均速度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的步骤中,具体如下:
所述真实距离值为根据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在井下的实际安装地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区域定位区间移动目标平均速度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2的步骤中,具体如下:
所述接收半径值为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信号接收范围;
所述数据心跳时间为定位信号通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传到上位机所需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区域定位区间移动目标平均速度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3的步骤中,具体如下:
所述车辆定位信息为车辆接近或经过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时,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接收到的位置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井下区域定位区间移动目标平均速度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4的步骤中,具体如下:
所述第一基站第一次接收到车辆定位信号为车辆第一次驶入第一基站的接收范围时的地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井下区域定位区间移动目标平均速度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5的步骤中,具体如下:
所述第二基站第一次接收到车辆定位信号为车辆第一次驶入第二基站的接收范围时的地点,该车辆的定位信号同时还被第一基站接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井下区域定位区间移动目标平均速度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6的步骤中,具体如下: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到车辆定位信号,但第一基站已经无法接收到信号的地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井下区域定位区间移动目标平均速度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7的步骤中,具体如下:
所述基站均无法接收到车辆定位信号的地点,为该车辆已经驶出了两个基站的接收范围之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井下区域定位区间移动目标平均速度的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8的步骤中,具体如下:
所述S4中的地点为P1,时间为T1,所述S5中的地点为P2,时间为T2,所述S6中的地点为P3,时间为T3,所述S7中的地点为P4,时间为T4;
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最大接收范围之和S,P1与P2的距离S1,P2与P3的距离S2,P3与P4的距离S3;
所述加权为每个距离值占最大接收范围的比例;
其中S=M+R1+R2,S2=2*(R1+R2)-S,S1=2*R1-S2,S3=2*R2-S2,M为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距离值,R1和R2分别为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接收半径值;
根据以下公式可计算出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86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