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职业健康体检方案生成与结果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6771.4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3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秒立方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15/00 | 分类号: | G16H15/00;G16H50/30;G16H10/6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慧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信***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职业 健康 体检 方案 生成 结果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解决职业健康体检方案生成与结果处理的方法,包括:获取由企业端用户进行的员工岗位调整动作所形成的员工岗位调整信息;利用员工岗位调整信息在预设岗位接害项目对应表中进行比对,得出与员工岗位调整信息相匹配的接害项目数据;利用所匹配的接害项目数据在预设接害项目体检对应表中查找相对应的第一体检数据,并反馈至相应机构端用户;获取机构端用户上传的体检结果,并将该结果反馈至企业端用户。本方案全程在线实现体检方案的生成、体检结果的处理与告知,绿色无纸化办公,节约社会资源,实现从员工入职到离职的全职健康监护,避免企业职业健康监护流程或内容缺失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解决职业健康体检方案生成与结果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工作主要涉及的对象包括企业、检测评价机构以及监管机构,企业负责对员工进行登记、培训、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检测评价机构负责对企业环境、员工进行检测生成监测结果以及对企业提供的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项目实施资料进行规范化评估,监管机构通过审核企业上报的数据表对企业的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整个过整涉及数据庞大、环节众多、流程复杂,企业通常需要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相应的材料整理,耗费企业大量人力物力,且无法实时监测到问题并进行及时改正。针对这一问题,现有的企业虽然已通过协同系统对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但目前的协同系统还大都只停留在录入、查看、存储结果层面,仍然无法对整个生产流程上对企业进行监管。尤其是针对企业员工的体检方面,目前都是通过机构端用户批量对员工进行体检后将体检报告发送至企业,企业再录入协同系统内进行后续通知以及归档操作,并没有从员工信息的源头上执行体检任务,由于员工上岗、下岗、调岗等岗位变动条件众多,针对不同岗位会有不同接害因素,目前这种方式很容易出现漏检现象,可能给员工造成身体损伤,也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法律风险。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解决职业健康体检方案生成与结果处理的方法。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决职业健康体检方案生成与结果处理的方法,包括:
获取由企业端用户进行的员工岗位调整动作所形成的员工岗位调整信息;
利用员工岗位调整信息在预设岗位接害项目对应表中进行比对,得出与员工岗位调整信息相匹配的接害项目数据;
利用所匹配的接害项目数据在预设接害项目体检对应表中查找相对应的第一体检数据,并反馈至相应机构端用户;
获取机构端用户上传的体检结果,并将该结果反馈至企业端用户。
进一步的,获取员工岗位调整信息之前预先设置岗位接害项目对应表,所述岗位接害项目对应表包括岗位信息和接害项目,岗位接害项目对应表中岗位信息和接害项目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员工岗位调整信息包括员工个人信息、入职岗位信息和/或离职岗位信息;获取由企业端用户输入的员工岗位调整信息,利用入职岗位信息和/或离职岗位信息在预设岗位接害项目对应表中进行比对,得出与员工岗位调整信息相对应的接害项目数据。
进一步的,获取由企业端用户输入的员工岗位调整信息,利用员工个人信息中年龄及性别特征数据在预设基础体检项目对应表中查找相对应的第二体检数据,将所查找到的第二体检数据反馈至相应机构端用户,其中,预设基础体检项目对应表包括年龄及性别特征数据和基础体检项目数据,基础体检项目对应表中年龄及性别特征数据和基础体检项目数据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第一体检数据和第二体检数据分别包括第一体检项目和第二体检项目,第一体检数据和第二体检数据发送至相应机构端用户之前还包括:遍历第一体检项目和第二体检项目,查找并合并重复体检项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秒立方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秒立方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6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