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6742.8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9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崔会会;高原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蟹味菇 工厂 化生 病虫害 防治 方法 | ||
1.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治步骤如下:
a.首先将蟹味菇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灭菌后的蟹味菇培养基装入到菌袋进行打包;
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打包后的菌袋放入到灭菌箱内进行灭菌,并且进行冷却;
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冷却后的菌袋均匀的铺放到培养器中进行培养;
e.待步骤d完成后,待菌丝长满后,移至菇房催菇,菇房内的温度控制在12℃~14℃,向地面喷水,并且在菌袋上划开一条口子;
f.待步骤e完成后,再向菌袋的周围均匀铺设一层3%四聚乙醛颗粒剂,然后将菌袋拉直覆上地膜,每天早晚掀开地膜通风换气,并向菇房地面、四周喷水保湿;
g.待步骤f完成后,在菇蕾出现后,揭去地膜,菇房温度保持12℃—15℃,降低空间相对湿度到95%~100%,菇房保持明显的散射光,每天通风换气3~5次,促进菇蕾分化,并且使用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对菇房内进行喷洒;
h.待步骤g完成后,当蟹味菇菇盖色泽正常、直径在2~3.5cm时及时采摘,再次采收后菌袋料面会出现链孢霉或绿色木霉,应及时清理,并用克霉灵等喷洒;
i.待步骤h完成后,重复上述管理,又可长出潮菇,再次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培养基包括以下原料及其重量分数:棉籽壳50%~65%,杉树木屑20%~30%,麦麸5%~10%,玉米芯3%~5%,生石灰2%~3%,米糠2%~4%,过磷酸钙1%~2%,麸皮2%~3%,豆腐渣1%~3%,先将干料按配比搅拌均匀,然后按料水比1:1.2~1.4加水搅拌,当含水量达到60%~70%时,停止搅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灭菌时的温度为95℃—100℃,灭菌的时间为3—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菌袋采用的是聚乙烯塑料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进行培养时的温度为22℃~25℃,避光培养,保持通风透气,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待菌丝长满后,移至菇房催菇,在转移的过程中需要轻拿轻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味菇工厂化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使用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对菇房内进行喷洒,在杀虫剂喷洒前需要将可用陡虫眯、灭幼脉等杀虫剂与水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67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