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吨位矿用车后悬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5656.5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钧;徐先泽;刘鹏程;乔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26 | 分类号: | B60G11/26;B60G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姚家龙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吨位 矿用车后 悬架 系统 | ||
1.一种大吨位矿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减震机构和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将本发明的大吨位矿用车后悬架系统固定至车桥;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油气簧支架、第一油气簧以及第二油气簧;所述油气簧支架包括第一油气簧支架和第二油气簧支架,各油气簧分别连接至各自的油气簧支架,通过各油气簧连接车桥,通过油气簧支架连接至车架,油气簧能够有效满足大吨位承载能力以及达到车辆减震与缓冲作用;各油气簧第一连接部与相连接的油气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各油气簧第二连接部与相连的油气簧的下端可相对转动,其转动角度与初始位置相比为±5°;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上推力杆、 第一下推力杆、 第二下推力杆以及第二上推力杆,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车架与车桥以实现稳定运行;
所述第一上推力杆和所述第二上推力杆形成V型推力杆结构,所述第一下推力杆和第二下推力杆为直推结构;V型推力杆的长度与直推杆的长度之比为2:3;各推力杆均连接至各自的车桥上对应的推力杆支座,所述第一上推力杆和所述第二上推力杆在车桥上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上推力杆和所述第二上推力杆具有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吨位矿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气簧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油气簧支架,第一油气簧的第二端连接至车桥;所述第一油气簧下部的第二连接孔与第一油气簧支座上的第三连接孔通过销轴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油气簧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油气簧支架,第二油气簧的第二端连接至车桥;所述第二油气簧下部的第二连接孔与第二油气簧支座上的第三连接孔通过销轴进行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吨位矿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簧支架为框架结构,其包括支撑部、侧向固定部和底部连接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吨位矿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簧支架包括两个支撑部,两个支撑部相对设置且两个支撑部的间距为H1,在两个支撑部的侧部通过侧向固定部以便形成框架式支撑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吨位矿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气簧和所述第二油气簧的结构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吨位矿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油气簧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第一油气簧第二连接孔的轴线具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85°-9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吨位矿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推力杆支座与第二上推力杆支座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一上推力杆与第二上推力杆之间的夹角相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吨位矿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推力杆支座与第二上推力杆支座相对于桥包对称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吨位矿用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推力杆支座与所述第二上推力杆支座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下推力杆支座与第二下推力杆支座之间的间距。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吨位矿用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推力杆支座的轴线中心与第一下推力杆支座的轴线中心的距离为250mm-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6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