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VA复合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4111.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1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索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3/08 | 分类号: | C09J123/08;C09J11/08;C09J11/04;C09J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寒武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张志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va 复合 热熔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EVA复合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所述EVA复合热熔胶由EVA树脂、松香、石蜡、碳酸钙、抗氧剂、核壳微球a、核壳微球b、核壳微球c组成。所述核壳微球a、核壳微球b、核壳微球c为以四氧化三铁/碳酸钙为核,以聚丙烯酸酯/改性松香聚合物为壳,且四氧化三铁含量不同的复合核壳微球。通过将上述三种核壳微球添加到EVA热熔胶中,可明显提高EVA热熔胶对金属与聚烯烃的粘接强度,防止出现界面破坏及粘接层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黏剂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EVA复合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热熔胶是指在常温下呈固态,加热熔融并涂覆于被粘物后,经压合、冷却,在短时间内完成粘接的胶黏剂。热熔胶的主体材料为热塑性高分子,加上增粘剂、粘度调节剂、填料、抗氧剂等辅料而制成。热熔胶在常温下呈固态,便于包装、运输、储存,并且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安全环保,因而被广泛应用。
目前常用的热熔胶种类有聚酯类、聚氨酯类、聚酰胺类、聚乙烯类、EVA等。其中,EVA热熔胶的应用最为广泛。用于热熔胶的EVA树脂的VA含量在18~40%之间,MI在1.5~400g/10min。EVA热熔胶的粘接效果好,固化速度快,粘接层具有一定的韧性及硬度,并且可以反复加热重新粘接。
金属和塑料都是广泛应用的材料,金属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热性好、导热性好、耐磨性好、质感良好等优势,塑料具有质轻、绝缘、化学稳定性好、减摩减震、隔音、易成型等优势,将金属与塑料复合起来,可以发挥二者的优势,还可表现出各自优点以外的其他优异性质。金属-塑料粘接成型技术是制备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
采用EVA热熔胶对金属(如铁、钴、镍)、聚烯烃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进行粘接时,由于EVA的乙烯链段与聚烯烃的结构相似,分子链容易相互渗透,因而在聚烯烃侧具有较好的粘接效果,而醋酸乙烯链段与金属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因而在金属侧的粘接强度不足,易出现剥离、脱落等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EVA热熔胶用于金属与聚烯烃塑料粘接时易出现剥离、脱落等现象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EVA复合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通过制备以四氧化三铁/碳酸钙为核,以聚丙烯酸酯/改性松香聚合物为壳,且四氧化三铁含量不同的三种复合核壳微球,将三种核壳微球添加到EVA热熔胶中,可明显提高EVA热熔胶对金属与聚烯烃的粘接强度,防止出现界面破坏及粘接层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VA复合热熔胶,所述EVA复合热熔胶的组分包括EVA树脂、松香、石蜡、碳酸钙、抗氧剂、核壳微球a、核壳微球b、核壳微球c。其中,核壳微球a、核壳微球b、核壳微球c为以四氧化三铁/碳酸钙为核,以聚丙烯酸酯/改性松香聚合物为壳的复合微球。核壳微球a、核壳微球b、核壳微球c的组成、结构及制备方法相同,但四氧化三铁的含量不同,核壳微球a中四氧化三铁的含量最低,核壳微球c中四氧化三铁的含量最高。由于四氧化三铁的含量不同,在热熔胶涂覆于金属(铁、钴、镍)与塑料之间时,三种核壳微球与金属侧的磁力作用大小不同,它们在磁力牵引下向金属侧运动,在粘接层中由塑料侧向金属侧形成阶梯分布。
本发明还提供了核壳微球a、核壳微球b、核壳微球c的制备方法,优选的制备过程为:
(1)将Ma重量份纳米四氧化三铁粉末加入100重量份乙酸乙酯中,超声分散10~20min,然后加入10重量份多孔碳酸钙微粒,先搅拌20~30min,再超声处理2~4h,然后加入0.3Ma重量份油酸,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沸腾,并回流反应50~60min,冷却至室温,在容器底部放置钕铁硼强磁磁铁,待不再有粒子下沉后将上层液体移出,将下沉粒子先用乙醇洗涤,再真空干燥,得到表面改性的吸附四氧化三铁的碳酸钙微粒,即复合微粒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索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索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