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状地质体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3957.4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1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钟德云;张炬;王李管;贾明滔;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长沙瀚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3 | 代理人: | 吴亮;朱敏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体 建模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状地质体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建模初始数据确定分类插值约束条件,分类插值约束条件包括:上层面插值约束条件和下层面插值约束条件;基于上层面插值约束条件求解上层面对应的第一隐式函数及基于下层面插值约束条件求解下层面对应的第二隐式函数;分别求取第一隐式函数的等值面对应的第一模型及第二隐式函数的的等值面对应的第二模型;对第一模型及第二模型进行拼接,得到表征脉状地质体的拼接模型。可以较好地构建表征脉状类型地质体形状特征的三维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状地质体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隐式建模方法通过求解满足地质约束条件的插值方程来获得表征三维地质体模型的隐式函数,再通过对表征地质体模型的隐式函数进行多边形化的方法来获得三维地质体模型。目前,对于稀疏不均匀采样和具有复杂形态特征的地质体,隐式建模方法实际建模效果往往不能满足矿山实际应用需求。尽管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地质约束条件来限制三维模型,然而这将极大地影响隐式建模方法的自动化建模程度。此外,在三维空间中构造相应地质约束条件也往往较为困难。
相关技术中,脉状类型地质体由于具有厚度薄、层状分布等特征,可以看作是由上层面和下层面组合而成的薄层状地质体,相应的地质采样数据具有较为明显的稀疏不均匀特征,传统的隐式建模方法难以满足脉状地质体的建模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状地质体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提高脉状类地质体的矿体建模的自动化程度及改善相应的建模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状地质体建模方法,包括:
基于建模初始数据确定分类插值约束条件,所述分类插值约束条件包括:上层面插值约束条件和下层面插值约束条件;
基于所述上层面插值约束条件求解上层面对应的第一隐式函数及基于所述下层面插值约束条件求解下层面对应的第二隐式函数;
分别求取所述第一隐式函数的等值面对应的第一模型及所述第二隐式函数的的等值面对应的第二模型;
对所述第一模型及所述第二模型进行拼接,得到表征所述脉状地质体的拼接模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状地质体建模装置,包括:
插值约束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建模初始数据确定分类插值约束条件,所述分类插值约束条件包括:上层面插值约束条件和下层面插值约束条件;
分层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上层面插值约束条件求解上层面对应的第一隐式函数及基于所述下层面插值约束条件求解下层面对应的第二隐式函数;
分层建模模块,用于分别求取所述第一隐式函数的等值面对应的第一模型及所述第二隐式函数的的等值面对应的第二模型;
拼接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模型及所述第二模型进行拼接,得到表征所述脉状地质体的拼接模型。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脉状地质体建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