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再生型高效深度脱硫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3885.3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3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白青;苏胜亮;冯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川特锐宝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3 | 分类号: | C01B32/33;C01B32/336;B01J20/20 |
代理公司: | 银川瑞海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4 | 代理人: | 贠天娥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高效 深度 脱硫 活性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型高效深度脱硫活性炭,包括煤块、煤焦油、活性剂以及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再生型高效深度脱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磨粉、混合、挤压成型、炭化以及活化。本发明能够将制备活性炭过程中产生的硫化物实现排除,同时增大活性炭内部的孔隙,后期在对活性炭实现清理时,将孔隙内部吸附的物质清理,实现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再生型高效深度脱硫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由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元素。
现有市场上的活性炭在制备过程中无法实现对活性炭内部的孔隙实现扩张的效果,致使活性炭成品的吸附能力低的同时,不便于后期的清理,无法重复循环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再生型高效深度脱硫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无法实现对活性炭内部的孔隙实现扩张的效果,致使活性炭成品的吸附能力低的同时,不便于后期的清理,无法重复循环使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再生型高效深度脱硫活性炭,具体配方按重量比如下:煤块1000-1500份、煤焦油1120-1160份活性剂60-110份以及水90-13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再生型高效深度脱硫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M1、原料磨粉:煤块由提升机送至储料斗中,在经过振动给料机将物料均匀且定量的送至磨料室进行研磨,粉碎后的煤块粉末在风机产生的气流作用下,经过选粉机按照粉末的颗粒大小实现分级,粉末颗粒在100-150目范围内,会被送入大旋风收集器内,进行分离收集,在经过出粉管将符合规格的粉末由粉管排出,大旋风收集器内部的气流被大旋风收集器上端的回风管吸入引风机内;
M2、混合:将M1步骤中得到的粉末与液态煤焦油充分的混合,振荡后,粉末完全融合在煤焦油的内部,赋予混合料以塑料和流动性,使煤粉的细小颗粒充分地、均匀地被煤焦油充填和包裹,混合时的温度控制在92-100摄氏度之间,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范围内;
M3、挤压成型:将混合的物料注入柱塞液压缸内,借助柱塞液压缸内的柱塞在巨大压力下,对混合的物料实现压实,挤压后形成煤膏;
M4、炭化:将挤压成型的煤膏放入回转炉中,温度升高至510-550摄氏度,将煤粉实现热分解、固化以及煤膏中的煤焦油低分子物质的挥发,排除成型料中的挥发份以及水分,提高炭化料的强度,煤焦油中的沥青形成了基本的骨架,使得炭颗粒中形成空隙,在高温下,将内部含有的硫元素实现挥发,在此过程中,加热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孔隙结构以及脱硫,温度过低炭化产物无法形成足够的机械强度,温度过高则会降低脱硫的效果,按照炭化温度的影响,炭化时温度的升温速度控制在15-20℃/min范围内,升温速度能够使得物料析出更多的焦油以及煤气;
M5、活化:在活化的过程中将气态形式的水以及活性剂通入炉体中,随着活化的进行,炭粒内形成新的孔隙,同时水蒸气的通入,使得炭粒内部的孔隙不断增大,提高其吸附物质的能力。
优选的,在M4炭化过程中气流的流程具体为,炉尾尾气在燃烧室中燃烧后,一部分尾气返回到炉头,进入滚筒与逆流而来的炭粒直接接触实现炭化,另外一部分进入余热锅中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烟气从烟筒排出,余热锅产生的蒸汽部分送到活化工序和换热站。
优选的,在M4炭化过程中物料的流程具体为:成型颗粒经运输机提升直接加入回转炉的加料室内,借助重力作用落入滚筒内,沿着滚筒内螺旋运动被带到抄板上,靠筒体的坡度和转动物料由炉尾向炉头方向移动。
优选的,烟道气的活化温度控制在900-950摄氏度,空气的活化温度控制在600-750摄氏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川特锐宝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银川特锐宝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公路安全多级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主机拖后导风板式立扇叶型风能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