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羊PRN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在性状早期选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2715.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蓝贤勇;毕谊;罗弼豪;杨钰塔;张少丽;李洁;康雨欣;何礼邦;潘传英;朱海鲸;屈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58 | 分类号: | C12Q1/6858;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羊 prnt 基因 核苷酸 多态性 标记 性状 早期 选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羊PRN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在性状早期选择中的应用。以山羊全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山羊PRNT基因部分片段,通过测序鉴定该基因的g.149CT突变位点在山羊群体中的多态性。根据关联分析结果,PRNT基因的这一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与山羊的胸围、胸宽极显著相关,可用于快速建立遗传资源优良的山羊群体,从而可以通过山羊性状的早期标记辅助选择加快育种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与家畜育种领域,涉及山羊PRN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型检测及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一类重要的遗传标记,具有数量大、二态性、稳定遗传和易于自动化检测等特点。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和完成,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陆续开展了囊括大量物种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公布了大量的基因组DNA序列,同时构建了包含基因组序列、基因标签、突变位点等生物信息的数据库。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极大促进了SNP的发掘和检测技术的发展。SNP检测与分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畜禽遗传学研究、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等领域,促进了畜禽产业的发展。
测序法是最便捷的SNP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目的DNA序列进行测序,将结果与参考DNA序列进行对比,以判断目的DNA是否发生碱基突变。测序法具有检出率极高的特点,应用测序法可获知核苷酸突变的类型和突变位点,为后续的SNP分型提供重要基础。同时,随着测序技术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测序的成本也不断降低,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
PRNT基因作为朊病毒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最初一直以睾丸特异性基因著名。尽管PRNT基因最初由于在成年反刍动物中表达较弱被认为是假基因,但随后PRNT蛋白就在公羊的睾丸和精子中被鉴定出。同时,还有研究发现PRNT基因参与了精子顶体反应并降低了受精率。有研究表明山羊PRNT基因不仅在睾丸中表达,在卵巢中也有表达,因此推测PRNT可以作为山羊的繁殖性能候选基因。
迄今为止,已在牛、绵羊及山羊中鉴定出PRNT内相对少数的多态性。在牛的PRNT基因中鉴定出2个SNP,但未进行多态性与繁殖性状之间的关联分析。同时,在葡萄牙绵羊中鉴定出4个具有3种单倍型的SNP(c.17CT,c.112GC,c.129TC和c.144AG)。前期研究已经在绵羊PRNT基因中鉴定出7个SNP,这些SNP对5个绵羊品种的生长特性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尽管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的韩国本土黑山羊中已经鉴定出4个SNP,但从未有报道它们与山羊生长性状存在关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羊PRN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在性状早期选择中的应用,以快速建立优良生长性状的山羊遗传资源群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羊PRN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待测山羊(例如,陕北白绒山羊个体)全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山羊PRNT基因的部分片段,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根据测序结果鉴定山羊个体PRN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所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选自山羊PRNT基因核苷酸序列第149位突变位点g.149CT(登记号:AM412782.1)。
优选的,所述PCR的扩增引物对为:
上游引物:5’-GCCTTCTATATCTCTCTCCTCAC-3’(23nt)
下游引物:5’-ATACTGCACTTCCCTATCTTCTT-3’(23n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