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力测量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52692.6 | 申请日: | 202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傅海威;尤涌涛;王帅;常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G01B11/16;G01L1/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变 光纤 光栅 传感器 应力 测量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微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板(1)、下压板(6)、测量光纤光栅(2)、支撑杆(4)、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上压板(1)设置于下压板(6)的上方并与下压板(6)平行设置,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设置于上压板(1)和下压板(6)之间,第二套筒(10)套在第一套筒(9)的外部,第三套筒(11)套在第二套筒(10)的外部,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压板(1)和下压板(6)连接,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均为轴向能够伸缩的弹性元件,第一套筒(9)的上端与上压板(1)连接,第一套筒(9)的下端与下压板(6)之间留有预设距离,支撑杆(4)的下端与下压板(6)连接,支撑杆(4)的上端伸入第一套筒(9)内,测量光纤光栅(2)设置于第一套筒(9)内,测量光纤光栅(2)的上端通过悬臂梁(7)与支撑杆(4)连接,测量光纤光栅(2)的下端通过悬臂梁(7)与第一套筒(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筒(9)的外壁设有补偿光纤光栅(8),补偿光纤光栅(8)沿第一套筒(9)的长度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套筒(10)上设有波纹管段(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三套筒(11)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弧形段(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5)为半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光纤光栅(2)呈压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上压板(1)和下压板(6)均为圆心板,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均为圆柱状,上压板(1)、下压板(6)、支撑杆(4)、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和第三套筒(11)同轴设置。
8.一种应力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光源、光谱仪、计算机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应变光纤光栅传感器,激光光源与测量光纤光栅(2)输入端连接,测量光纤光栅(2)的输出端与光谱仪连接,光谱仪与计算机连接。
9.权利要求8所述应力测量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激光光源输出激光,耦合进光纤后,传播到测量光纤光栅(2),在测量光纤光栅(2)反射一定的中心波长信号;当外界对上压板(1)和下压板(6)施加应力后,测量光纤光栅(2)周期发生变化,通过光谱仪分析,获取测量光纤光栅(2)波长漂移量的大小,进而得出外界微应力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测量系统还包括补偿光纤光栅(8),补偿光纤光栅(8)设置于第一套筒(9)的外壁并沿第一套筒(9)的长度方向布置;激光光源与补偿光纤光栅(8)输入端连接,补偿光纤光栅(8)的输出端与光谱仪连接;
光谱仪通过接收补偿光纤光栅(8)波长漂移量的大小,消除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外界微应力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26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