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51695.8 申请日: 2021-03-31
公开(公告)号: CN113201594A 公开(公告)日: 2021-08-03
发明(设计)人: 张娟;綦艳;佘之蕴;周臣清;严家俊;杨纯佳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广州电气安全检验所;广东省试验认证研究院;华安实验室)
主分类号: C12Q1/689 分类号: C12Q1/689;C12Q1/6851;C12Q1/06;C12R1/01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510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食源性 唐菖蒲 霍尔 德氏菌 快速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在聚合酶反应体系中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所述的反应体系中含有扩增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特异性探针;所述的扩增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包括: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所述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特异性探针是Taqman探针。本发明建立的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特点,能满足日常快速检测食品的要求,同时可以免除昂贵仪器的投入,便于在基层推广使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和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对食品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Pseudomonas cocovenenans subsp.farinofermentans)简称椰酵假单胞菌,是1977 年在我国东北酵米面中毒食物中发现的一种新的食物中毒菌, 在2003 年被划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的一个病原型, 中毒后平均死亡率可达41.8%。该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流行区域广, 涉及食品种类多, 主要包括谷类发酵制品, 变质银耳及薯类制品等。目前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检验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检测方法, 如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 整个检验过程包括细菌增菌、分离纯化、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等, 该过程检测周期长易受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且灵敏度不高。在遇到突发疫情时,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很难满足需求。

通过多年研究,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保守序列16S rRNA、23S rRNA 以及16S~23S rRNA 间区序列已经比较明确, 研究者相继建立了基于序列的PCR、产物测序分析等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分子分析技术, 但这些技术大多需依赖后续的电泳过程, 操作过程相对繁琐。目前, 在细菌和病毒检测领域PCR技术和实时荧光PCR 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普通PCR 法需要电泳后查看结果。而基于TaqMan 探针实时荧光PCR 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检测迅速、操作简单、定量准确的优势, 在致病菌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鉴于目前尚没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食品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食品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实时荧光PCR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准确、简便的食品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聚合酶反应体系中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所述的反应体系中含有扩增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特异性探针;所述的扩增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包括:SEQ ID NO.1:16s-r:5’-GAATCCTACCGTGGTGACCGTCCTCCTTGCG-3’1460-1430;

SEQ ID NO.2:

16S-F:5’-AGCATGCCGCGGTGAATACGTTCCCGGGTCTT-3’1341-1372。

所述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特异性探针是Taqman探针。

进一步的,所述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特异性探针具有选自以下的核苷酸序列:SEQ ID NO.3:

16S-P: ACACCGCCCGTCACACCATGGGAGTGGGTTTTACCAC(FAMdT)(dSp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广州电气安全检验所、广东省试验认证研究院、华安实验室),未经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广州电气安全检验所、广东省试验认证研究院、华安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