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中继站、中继控制方法及中继组网多机物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1245.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袁宪锋;崔潇雅;周雨菁;孟芸竹;宋勇;许庆阳;马国庆;金泽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B60L53/16;B65G11/02;B65G4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闫伟姣 |
地址: | 2642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中继站 中继 控制 方法 组网 物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中继站、中继控制方法及中继组网多机物流系统。所述无人机中继站包括第一停机坪和第二停机坪,所述第一停机坪和第二停机坪下方均设有货物位,两个货物位之间通过货物通道连接;其中,所述货物通道用于将货物从第一停机坪运输至第二停机坪;并且,所述第二停机坪上还设有无人机充电装置。通过无人机中继站,实现了无人机配送任务及货物的交接,突破了无人机配送的续航能力限制,扩大了配送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中继站、中继控制方法及中继组网物流多机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传统物流行业所采用的运输及配送方式逐渐凸显了效率低、安全性差、成本高等问题,特别是对于交通不便的山区等偏远地区。为实现偏远地区的配送,近来出现了将无人机应用于物流系统的配送方式,通过无人机完成包裹派送,克服了偏远地区的道路限制,并且由于使用电能,实现了绿色环保,并且,由于无人机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运输的货物不必要像以往货物一样的过度包装以避免运输过程中被损坏的问题,因此可减少包装带来的能源浪费问题。
当前国内外物流无人机行业主要有三种模式:
(1)仓+物流无人机,即无人机每次从建好的定点仓库装载货物,这种方式对场地和资金的占用很大、安全性能低;
(2)车+物流无人机,即无人机到指定地点将货物交接给无人车,由无人车完成配送,最后还是需要人手动签收,耗费人力物力,并且无人车的维护费用高,能源消耗大;
(3)智能柜+物流无人机,新一代无人机可依附于智能包裹柜顶上,实现全自动起飞、着陆并投递包裹,但是这对技术要求很高。
无论哪一种配送模式,无人机的续航能力都对最大配送距离带来了限制,对于单个无人机来说,最大飞行半径仅为10公里左右,对于某些偏远地区,难以完成配送工作。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中继站、中继控制方法及中继组网多机物流系统。通过无人机中继站,实现了无人机配送任务及货物的交接,突破了无人机配送的续航能力限制,扩大了配送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中继站,包括第一停机坪和第二停机坪,所述第一停机坪和第二停机坪下方均设有货物位,两个货物位之间通过货物通道连接;其中,所述货物通道用于将货物从第一停机坪运输至第二停机坪;并且,所述第二停机坪上还设有无人机充电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停机坪位置高于第二停机坪,货物通道为倾斜的滑道。
进一步地,所述货物通道中设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传感模块和传输机构,所述传感模块设于第一停机坪下方的货物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停机坪上还设有电压检测装置,与充电装置连接,当电压检测装置检测到无人机电池电压不足时,进行自动充电。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无人机中继站的中继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无人机降落在第一停机坪上;
接收第一无人机降落成功的反馈消息后,控制第一无人机释放物流箱,使物流箱经货物通道到达第二停机坪下方的货物位;
控制第二无人机夹取物流箱,同时将第一无人机未完成的配送任务及相应配送路径发送第二无人机,控制第二无人机开始配送;
控制第一无人机飞行至第二停机坪,与充电装置对接,进行充电。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服务器,用于中继组网多机物流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