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韧性可焊接耐腐蚀磨损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51110.2 申请日: 2021-03-31
公开(公告)号: CN113106341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2
发明(设计)人: 吴开明;李德发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22C38/02 分类号: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C21D8/02;C21D1/18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张火春
地址: 430081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强 韧性 焊接 腐蚀 磨损 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韧性可焊接耐腐蚀磨损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钢板的组分及其质量含量:C为0.25~0.42%,Si为0.01~0.10%,Mn为1.35~1.75%,P≤0.005%,S≤0.002%,Mo为0.35~‑0.55%,Ti为0.07~0.19%,Zr为0.12~0.25%,Mg为0.0023~0.0045%,Als为0.015~0.025%,B为0.001~0.008%,N为0.0025~0.0040%,O为0.0005~0.0015%,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元素;所述组分中:Mo/Ti为1.8~7.0,Ti/Als为3~13。本发明合金添加量较少,提高了焊接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轧制+在线淬火+离线淬火+低温回火的全流程工艺控制,细化了晶粒尺寸,促进了纳米级含Ti第二相粒子析出和弥散分布,提高了制品韧性和耐腐蚀磨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腐蚀磨损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性可焊接耐腐蚀磨损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洋及其它存在腐蚀性液体、气体的环境中,材料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腐蚀磨损,即材料在承受介质腐蚀的同时受到固体颗粒的磨损,比如泥沙含量较高的海水对海洋作业工程设备的冲刷。一般来说,腐蚀与磨损的共同作用比单纯的磨损或腐蚀情况要严重得多,造成材料损失和设备损坏加剧。

为应对腐蚀磨损环境,技术人员研发了多种耐腐蚀磨损材料。目前可供选择的材料主要有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两大类。非金属材料如PVC、聚乙烯、高分子材料等,其用于固体颗粒较细、含量较少、流速较缓的工况环境中具有较好的耐腐蚀磨损性能。在工程设备上作为结构部件应用则必须选择金属材料。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磨损性能,需要从材料的成分、组织、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提高耐腐蚀性能、耐磨损性能、降低腐蚀和磨损交互作用。此外,为了推广应用,还要考虑成本因素。目前,已有关于耐腐蚀磨损材料方面的专利,主要包括高成分合金钢、不锈钢、复合材料、改良的耐磨钢和其他金属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耐腐蚀磨损性能,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

“一种耐磨耐蚀合金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107130177A)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磨耐蚀合金钢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C:0.23~0.28%,Cr:7.5~10.0%,Si:1.0~1.5%,Mn:0.5~0.8%,Zr:0.1~0.6%,Mo:0.3~0.6%,Ni:0.5~0.8%,Ce:0.1~0.2%,P≤0.04%,S≤0.04%,余量的Fe。硬度为53.5HRC,抗拉强度为1833Mpa,冲击韧性为91J/cm2。所制得的耐磨耐蚀合金钢材料的抗腐蚀磨损速率虽比高锰钢提高1.1倍,但服役寿命提升有限,且成本高。

“具有抗腐蚀磨损性能的高锰奥氏体钢及热轧板制备方法“(CN110724874A)专利技术,按质量百分含量:C:0.65~0.80%,Si:≤0.5%,Mn:9.0~10.0%,P:≤0.030%;S:≤0.020%,Cr:3.8~6.5%,N:0.04~0.30%,Ti:0.15~0.80%,B≤0.004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技术虽实现高锰钢的连铸热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但高锰钢一般用在高应力条件下,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一种耐磨耐腐蚀铁基材料及制备方法“(CN102676907A)专利技术,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C:1.85-2.15%,Si:1.90-2.30%,Mn:0.30-0.60%,Cr:32.00-35.00%,Mo:2.00-2.50%,Ni:0.30-0.70%,W:0.30-0.70%,Al:0.20-0.50%,Cu:0.10-0.30%,V:0.03-0.30%,稀土Y:0.20-0.30%,P、S≤0.04%,余量为Fe。制备方法为:将各配料加入中频感应炉中冶炼,出炉温度在1430-1520℃,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离心铸造,浇注时加入0.20-0.30%的稀土Y进行变质处理。该技术通过添加适量的铝、钒、铜、稀土合金元素,虽提高了性能,但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