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电驱动系统控制方法、电驱动系统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1040.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凌和平;潘华;张宇昕;丘国维;洪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58/27;B60H1/14;H02P21/14;H02P21/22;H02P2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朱鸿雁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驱动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电驱动系统控制方法、电驱动系统和车辆,方法包括:根据车辆当前运行工况点获得电驱动系统的当前发热功率;根据整车所需加热功率和当前发热功率确定电流调节幅值;根据电机的三相电流值和位置值获得在车辆当前运行工况点下电机的当前直轴电流值和当前交轴电流值;控制当前直轴电流值以预设变换频率以及电流调节幅值振荡作为目标直轴电流值,进而使得电驱动系统发热,且流经动力电池自身的电流振荡,能够加速动力电池自身发热速率,从而使该车辆电驱动系统能够适用于寒冷地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电驱动系统控制方法、电驱动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600942.9,名称为“结合电池冷却器与电机余热的汽车热泵采暖系统及方法”的专利公开了利用电机余热来提升采暖效果的方法。采用电池冷却器并利用电机余热,提高热泵采暖性能和用于外置冷凝器的化霜,但是利用电机余热提升采暖效果,但是对电机余热热量大小不可控,若在环境温度非常低的工况下,存在电机余热利用效果差的情况。
目前的新能源车辆在寒冷地区或严寒工况下,车用动力电池受低温影响而导致的充放电能力受限,进而影响整车性能表现。
在相关技术中,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1574151.2,名称为“一种车辆及其动力电池加热装置与方法”的专利提出了一种车辆及其动力电池加热装置与方法。该动力电池加热方法通过在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值低于预设温度值,且动力电池的加热条件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三相逆变器使得三相交流电机根据加热能量产生热量以对流经动力电池的冷却液进行加热,并获取使得电机输出的转矩值在合适值得预设交轴电流,以及根据动力电池加热功率获取相应的预设直轴电流,进而在加热过程中根据预设直轴电流和预设交轴电流控制三相逆变器对三相交流电机的相电流进行调节,使得电机轴输出无法使得车辆移动,仅使得电机输出轴给传动机构输出一个预紧力,消除啮合间隙,防止车辆发生抖动。方法虽然对于电驱系统发热热量可控,但是仅能在车辆静止状态时使用,应用场合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电驱动系统控制方法,通过调节电机的直轴电流值和交流电流值,使得电驱动系统发热以及动力电池自身发热速率加速,进而使上述热量能够应用于整车的热管理,使该车辆电驱动系统能够适用于寒冷地区。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驱动系统。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电驱动系统控制方,所述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方法包括:
响应于整车加热需求信号,获取电机轴端扭矩和车辆当前运行工况点;
根据所述车辆当前运行工况点获得所述电驱动系统的当前发热功率;
根据整车所需加热功率和所述当前发热功率确定电流调节幅值;
获取所述电机的三相电流值和位置值,根据所述三相电流值和所述位置值获得在所述车辆当前运行工况点下电机的当前直轴电流值和当前交轴电流值;
控制当前直轴电流值以预设变换频率以及电流调节幅值振荡作为目标直轴电流值;
根据所述目标直轴电流值和所述电机轴端扭矩获得目标交轴电流值;
根据所述目标直轴电流值和所述目标交轴电流值以及所述当前直轴电流值和所述当前交轴电流值获得电机驱动信号;
将所述电机驱动信号发送给所述电机控制器,以控制所述电机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1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风偏瘫康复训练椅
- 下一篇:一种大尺寸氮化铝陶瓷基板及其切割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