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发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5707.6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宇;邓飞;辛培培;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发热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发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透明基材,在第一透明基材上开设具有规定图形的凹槽;制备导电发热浆料;将导电发热浆料填充到凹槽中;将填充有导电发热浆料的第一透明基材进行烘干,以在第一透明基材上形成具有规定图形的发热电路;及获取第二透明基材,将第二透明基材铺盖在形成有发热电路的第一透明基材上,并将第一透明基材和第二透明基材贴合成为一体,制备夹设有发热电路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该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轻薄、透光率高且发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明发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汽车内外温差大的情况下,普通汽车的挡风玻璃表面容易起雾而影响驾驶员的视野,极大地降低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目前,挡风玻璃主要是通过在两块玻璃之间增设金属发热电阻丝或透明发热薄膜来使其不容易起雾的效果,然而金属发热电阻丝的布置往往较为密集,容易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影响车辆的驾驶安全,并且增设的发热电阻丝容易使得汽车玻璃较厚;而透明发热膜虽然可见光透过率高,但且在两块玻璃之间增设透明发热薄膜同样也容易使得汽车玻璃较厚。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容易额外增加玻璃厚度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得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挡风玻璃时,不容易额外增加汽车挡风玻璃的厚度,有利于提高汽车的驾驶安全性,降低能耗。
一种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透明基材,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开设具有规定图形的凹槽;
制备导电发热浆料;
将所述导电发热浆料填充到所述凹槽中;
将填充有所述导电发热浆料的所述第一透明基材进行烘干,以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形成具有规定图形的发热电路;及
获取第二透明基材,将所述第二透明基材铺盖在形成有所述发热电路的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并将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材贴合成为一体,制备夹设有所述发热电路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开设具有规定图形的凹槽的步骤包括以下操作:
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铺设离型膜后,透过所述离型膜对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和所述离型膜按照规定图形进行刻印,形成与所述规定图形相应的离型膜和所述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导电发热浆料填充到所述凹槽中的步骤包括以下操作:
在铺有与所述规定图形相应的离型膜的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涂覆所述导电发热浆料,以使所述导电发热浆料通过所述离型膜渗流到所述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将填充有所述导电发热浆料的所述第一透明基材进行烘干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离型膜摘下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形成的所述凹槽深度为10μm~20μm;及/或,所述凹槽宽度为2mm~1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发热浆料为碳纳米管导电发热浆料,所述导电发热浆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碳纳米管、透明导电材料、分散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并充分分散,得到所述导电发热浆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径比为1000~50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及/或,
所述透明导电材料选自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聚乙炔、聚苯胺、聚咇咯、聚硫醚和聚对苯撑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