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发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5707.6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宇;邓飞;辛培培;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发热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透明基材,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开设具有规定图形的凹槽;所述凹槽深度为15μm~20μm;所述凹槽宽度为4mm~8mm;
制备导电发热浆料;所述导电发热浆料为碳纳米管导电发热浆料,所述碳纳米管导电发热浆料中的碳纳米管的长径比为3000~5000;
将所述导电发热浆料填充到所述凹槽中;
将填充有所述导电发热浆料的所述第一透明基材进行烘干,以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形成具有规定图形的发热电路;所述发热电路的厚度为15μm~20μm;所述发热电路的宽度为4mm~8mm;及
获取第二透明基材,将所述第二透明基材铺盖在形成有所述发热电路的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并将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材贴合成为一体,制备夹设有所述发热电路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
所述导电发热浆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碳纳米管、透明导电材料、分散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并充分分散,得到所述导电发热浆料;
所述透明导电材料选自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聚乙炔、聚苯胺、聚吡咯、聚硫醚和聚对苯撑的至少一种;
所述碳纳米管与所述透明导电材料、所述分散剂和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10):(2.5~15):(1~5):(70~96);
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材的材料各自独立地选自玻璃和透明树脂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开设具有规定图形的凹槽的步骤包括以下操作:
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铺设离型膜后,透过所述离型膜对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和所述离型膜按照规定图形进行刻印,形成与所述规定图形相应的离型膜和所述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导电发热浆料填充到所述凹槽中的步骤包括以下操作:
在铺有与所述规定图形相应的离型膜的所述第一透明基材上,涂覆所述导电发热浆料,以使所述导电发热浆料通过所述离型膜渗流到所述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填充有所述导电发热浆料的所述第一透明基材进行烘干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离型膜摘下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材贴合成为一体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材之间放置粘结层,并使所述粘结层固定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的材料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及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0.4mm~2.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透明基材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材贴合成为一体之前,还包括设置与所述发热电路电连接的导电件的步骤。
8.一种透明发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
9.一种汽车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发热复合材料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7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