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产生抗卡痛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5124.3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智彪;郑曙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隆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16;C07K14/765;C07K1/107;G01N33/577;G01N33/58;G01N33/532;G01N33/558;C07D47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何俊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生 抗卡痛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细胞株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产生抗卡痛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Kratom11B7,已于2021年1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C202146。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帽柱木碱完全抗原的制备;步骤2:7羟基帽柱木碱完全抗原的制备;步骤3: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用帽柱木碱完全抗原和7羟基帽柱木碱完全抗原共同免疫小鼠。本发明杂交瘤细胞株Kratom11B7分泌产量高,分泌得到的抗卡痛单克隆抗体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特点。本发明采用连续免疫法,可有效节省抗原用量、缩短免疫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产生抗卡痛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卡痛,茜草科,是一种生长在东南亚的精神活性植物,特别是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新鲜或者干燥的卡痛叶可以通过吸食、咀嚼或泡茶食用。低剂量的卡痛有刺激作用,长期以来被东南亚体力劳动者作为兴奋剂来抵消工作疲劳使用;高剂量的卡痛具有镇静-麻醉效果,所以卡痛叶被作为传统毒品和鸦片的替代品。
卡痛的药理功能主要是通过生物碱7-羟基帽柱木碱(式II)和帽柱木碱(式I)实现的。虽然这些生物碱分子的结构和致幻剂相似,但是这些物质没有致幻剂活性。相反地,这些生物碱主要与肾上腺素和阿片受体相互作用。因此,常常用来阻止或缓解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的戒断症状,或者被用来降低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由于卡痛叶的延缓戒断综合征作用,其也有一定的被滥用为毒品的风险。研究发现食用卡痛后会出现口干、出汗、头晕、排尿增加或减少、食欲下降以及恶心或呕吐。长期使用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有厌食和体重下降、失眠、烦躁不安、睡眠障碍、出现幻觉以及产生依赖性。
据美国《纽约时报》,在泰国,卡痛叶的来源丰富,其生物碱的提前提取方法简单,现在流行一种卡痛叶制成的″毒品鸡尾酒″,很多青少年已经沦为卡痛叶成瘾者。通常将从卡痛叶中提取的汁液与止咳糖浆、可口可乐和冰块混合而成。卡痛在其天然状态下具有相对的安全性,高浓度的生物碱类提取物比未经加工的叶片更具危害性,而且,卡痛若与镇静剂如酒精等混合使用,有可能产生累加效应。与任何共同吞下的物质相互掺杂或污染也是风险之一。在欧洲,非法掺入了未公开的合成阿片受体激动剂O-去甲基曲马多以及咖啡因等其他物质的某些品牌的卡痛已被曝光。2010~2011年瑞典有9人的死亡便与掺入了几种其他物质而非纯天然卡痛的卡痛制品有关。因此,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卡痛检测抗体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产生抗卡痛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杂交瘤细胞株Kratom11B7分泌产量高,分泌得到的抗卡痛单克隆抗体能同时检测帽柱木碱和7-羟基帽柱木碱,能更好的检测食用卡痛叶、卡痛叶提取物及其衍生物。且其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特点。本发明采用连续免疫法,可有效节省抗原用量、缩短免疫时间。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产生抗卡痛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命名为杂交瘤细胞株Kratom11B7,已于2021年1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C202146。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帽柱木碱完全抗原的制备:以帽柱木碱为原料,先用三氟乙酸酐保护仲胺基,再用氢氧化锂水解甲酯得到羧基,在羧基位点引入5-氨基戊酸增加臂长,得到帽柱木碱半抗原,通过碳二亚胺法使帽柱木碱半抗原偶联载体蛋白后,脱去保护基,得到帽柱木碱完全抗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隆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隆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