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方阻及低反射率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4692.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程武;郑建万;黄永祥;董剑;程志敏;师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方阻 反射率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超低方阻及低反射率导电膜,该导电膜具体结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基材层、有机硅预涂层、无机物层、导电功能层、黑化层和保护层;其中无机物层为硅或者氧化物,导电功能层为铜或者铜合金层;黑化层为铜或者铜合金的氧化物、碳化物或氮化物;保护层为纳米级氧化物。本发明公开的导电膜可实现方阻低于0.1Ω/□,波长550nm时表面反射率低于15%,且导电层对于基材的附着力达到JIS K 5600标准≥4B。该产品可以应用在超大尺寸触控产品上,同时具有好的消影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触摸屏领域,涉及大尺寸触摸屏领域,具体为一种超低方阻及低反射率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实现触控功能导电膜的导电材料主要以ITO、纳米银线、导电高分子等实现,但ITO导电膜及导电高分子膜由于方阻较高只能应用在小尺寸产品领域,纳米银线导电膜方阻较低也只能适用在中小尺寸领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带有触控效果的显示屏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大,但对于大尺寸及超大尺寸产品而言,对导电材料的低方阻性能要求非常高,基本要求<0.1Ω/□,而常规ITO及纳米银线导电膜由于材料本身性能及成本因素无法达到超低方阻要求。目前实现超大尺寸触控的最主要解决方案是采用金属网格,普通用于金属网格的导电材料存在功能层附着力低,表面反射率高(可视区容易看到导电线路)等缺陷。
metal mesh触控屏具有更高灵敏度,能实现多点触控等更好的触控体验,将在整个大屏触控领域占比达到50%以上。但是常规铜膜由于方阻较高(0.3Ω/□)不适合metalmesh制程,特别是在教育机、会议机等尺寸在55英寸以上的产品中,对metal mesh铜膜方阻要求基本在0.1Ω/□以下。同时由于铜的反射率很高,如果单纯降低表面铜方阻,也无法满足metal mesh可视区对于低反射率消影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低方阻及低反射率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既能提升触控灵敏度又能达到优秀的消影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方阻及低反射率导电膜,该导电膜的方阻低于0.1Ω/□,波长550nm时表面反射率低于15%;导电膜具体结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基材层、有机硅预涂层、无机物层、导电功能层、黑化层和保护层;其中无机物层为硅或者氧化物,导电功能层为铜或者铜合金层;黑化层为铜或者铜合金的氧化物、碳化物或氮化物;保护层为纳米级氧化物。
进一步地,基材层为PET、PMMA、TAC、PP、PE、PI或COP材质的透明薄膜,厚度为20~200μm。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硅预涂层为硅烷偶联剂,涂层干膜厚度为2~50nm。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硅预涂层厚度在3~20nm。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物层为纯硅、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铝或氧化钛,厚度5~20nm。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功能层为铜、铜镍合金或铜镍钛合金,厚度300nm~2000nm。
进一步地,所述黑化层的厚度为15nm~200nm。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为纳米级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铝或氧化钛,厚度5~20nm。
本发明还涉及制备所述超低方阻及低反射率导电膜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S1、采用为湿法涂布工艺,在基材表面涂布一层含硅有机物作为预涂层;
S2、在预涂层表面依次溅射无机物层、导电功能层、黑化层及保护层;即得超低方阻及低反射率导电膜。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超低方阻及低反射率导电膜在大尺寸触摸屏领域中的应用。其中大尺寸可以是≥32英寸的屏幕。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6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