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模具用弹簧柱塞自动化组装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2585.5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唐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东阳立松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模具 弹簧 柱塞 自动化 组装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具用弹簧柱塞自动化组装生产线,其包括自动组装装置和布置于其下方的输送装置;自动组装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端盖存储筒、端盖推送棒、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夹持机构、第二气缸、端盖释放机构以及旋转机构;其中,端盖存储筒用于储存待组装的端盖;第一气缸、端盖推动棒和端盖释放机构用于将释放端盖存储筒内的端盖逐个安放至下方待组装的弹簧柱塞上;夹持机构和旋转机构则用于对待组装的弹簧柱塞进行夹持并旋转;第二气缸和第一轴承用于控制夹持机构和端盖释放机构,使两者联动;第二轴承为夹持机构的旋转提供条件;输送装置则用于输送待组装的弹簧柱塞。本发明实现了弹簧柱塞端盖的自动组装,解决了人工组装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件的自动化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模具用弹簧柱塞的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汽车模具加工过程中,常会用到一种弹簧柱塞,其结构参见图1,主要包括中心形成有通孔的外壳91,穿插在该外壳91内的通孔内的压头92,通过螺纹连接在该外壳91一端以堵塞通孔的端盖94,以及设置在外壳91的通孔内的弹簧93,其中压头92的一端形成有凸台921,压头92通过该凸台921卡止在外壳的台肩911上,该台肩911与端盖94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使得压头92有一定的移动空间,其中弹簧93一端抵顶在压头92的凸台921上,另一端顶在端盖94上,使得压头92相对外壳91发生位移后能够复位。
目前,各厂家在组装这类弹簧柱塞的端盖94时,大多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端盖94拧紧在外壳91的端部,但是这样存在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出厂的各个弹簧柱塞还可能会出现端盖松紧程度不一的情况,进而导致不同的弹簧柱塞,其压头92的压力大小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模具用弹簧柱塞自动化组装生产线,以使弹簧柱塞在组装时,端盖能够自动安装并拧紧在弹簧柱塞的外壳的端部,从而解决目前人工组装时所存在的成本高以及端盖松紧程度不一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用弹簧柱塞自动化组装生产线,包括自动组装装置和输送装置;
所述的自动组装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端盖存储筒、端盖推送棒、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夹持机构、第二气缸、端盖释放机构以及旋转机构;
所述的第一气缸竖向布置,且第一气缸的活塞杆A朝下;
所述的端盖存储筒呈竖向间隔布置于第一气缸的下方,其上下两端开口,内部中空,中空的内部用于储存待组装在弹簧柱塞上的端盖;
所述的端盖推送棒固定连接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A的底部,且端盖推送棒从端盖存储筒的中心由上而下贯穿于其中;端盖推送棒的横断面为正六边形,且端盖推送棒靠近底部的位置安装有止回件;当端盖推送棒向下移动时,所述的止回件若接触到待组装的端盖的顶部时,止回件会推动端盖一起向下移动,当端盖推送棒向上移动时,所述的止回件若接触到待组装的端盖的底部且端盖的上移又受到限制时,止回件会自动向内收回然后穿过端盖的内六角通孔,移动到端盖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轴承套接在端盖存储筒中段的外围且与端盖存储筒有间隙;
所述的第二轴承套接在端盖存储筒底部的外围且与端盖存储筒固定;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分别位于端盖存储筒左右两侧的两组连杆和两个夹持臂,其中,两组连杆分别位于两个夹持臂的上方,用于驱使两个夹持臂相互靠拢或者相互分开;两组连杆的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承外圈的左右两侧连接,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二轴承外圈的左右两侧连接;并且,当第一轴承向下移动时,两组连杆会驱动两个夹持臂逐渐靠拢,当第一轴承向上移动时,两组连杆则会驱动两个夹持臂逐渐分开,且在第一轴承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两个夹持臂会靠拢至极限状态,同时,此时两个夹持臂能够将位于下方的弹簧柱塞牢牢夹持住;
所述的第二气缸安装于第一轴承的上方,用于驱使第一轴承向上或者向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东阳立松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东阳立松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5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