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管廊临时封堵结构及封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2565.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谢子明;杨道鹏;崔海龙;阙良刚;王燕红;侯建强;吴志勇;李聪;朱东山;徐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窦雪龙;韩嫚嫚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临时 封堵 结构 方法 | ||
1.一种综合管廊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廊主体,端部呈阶梯状结构,所述管廊主体的端部包括阶梯外圈(71)和阶梯内圈(72);
混凝土封堵墙(4),与阶梯外圈(71)的端面抵接;
外圈止水带(1),一端设置在混凝土封堵墙(4)内,外圈止水带(1)的另一端设置在阶梯外圈(71)内;
内圈止水带(2),一端设置在阶梯内圈(72)内,内圈止水带(2)的另一端置于阶梯内圈(72)的端面外,且内圈止水带(2)的另一端能够置于新建管廊壁板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封堵墙(4)远离所述管廊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封堵墙(4)与阶梯外圈(71)的端面接缝处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垫块(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阶梯内圈(72)设置在阶梯外圈(71)的内侧,且阶梯内圈(72)与混凝土封堵墙(4)的间隔距离大于阶梯外圈(71)与混凝土封堵墙(4)的间隔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阶梯外圈(71)和阶梯内圈(72)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结构,外圈止水带(1)的形状与阶梯外圈(71)的形状相适配,内圈止水带(2)的形状与阶梯内圈(72)形状相适配。
6.一种综合管廊临时封堵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综合管廊临时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临时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阶梯外圈(71)端面布置外圈止水带(1),在阶梯内圈(72)的端面布置内圈止水带(2);
步骤二、浇筑混凝土封堵墙(4)并将外圈止水带(1)的一端浇筑于混凝土封堵墙(4)内;
步骤三、当进行延伸建设管廊时,凿除混凝土封堵墙(4)、阶梯外圈(71)和外圈止水带(1);
步骤四、施工所述新建管廊壁板并将内圈止水带(2)的另一端浇筑于所述新建管廊壁板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管廊临时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管廊主体的端部底板下方的垫层中浇筑混凝土垫块(3),使混凝土垫块(3)用于支撑混凝土封堵墙(4)与阶梯外圈(7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管廊临时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和所述步骤三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混凝土封堵墙(4)远离所述管廊主体的一侧施工防水层(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管廊临时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主体的端部设置有远期凿除线(6),与阶梯内圈(72)的端面平齐,所述步骤三具体为:当进行延伸建设管廊时,沿混凝土封堵墙(4)至所述管廊主体的连线方向凿除混凝土封堵墙(4)、阶梯外圈(71)和外圈止水带(1),直至远期凿除线(6)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管廊临时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后还包括:使所述新建管廊壁板与所述管廊主体连接为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5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