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把手总成及车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960.4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2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雷章维;李伟;晏飞;赵高阳;卢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E05B79/06;E05B7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车门 把手 总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把手总成及车门,涉及车辆的内外饰技术领域。车门把手总成包括:安装加强板,与所述外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加强板上具有至少一个过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把手底座,具有一向内凹陷的操作空间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过孔对应的至少一个销轴;所述至少一个销轴穿过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过孔,以将所述把手底座固定于所述安装加强板处,从而使得所述把手底座的所述操作空间朝向所述车辆的外部,且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暴露出。本发明提供的车门把手总成能够调整间隙面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内外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把手总成及车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车门外把手主要有外露式和隐藏式两种。
外露式结构为把手凸出于车门外板表面,这种结构不仅对车门造型风格影响较大,而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的风阻大,因而,已经逐渐被淘汰。
隐藏式结构分为机械式和电动式,机械式结构需要用手指按压把手按压端使把手手柄侧向旋转或平移弹出,而后再拉动手柄解锁车门,此类结构细小,操作便利性较差;电动式结构多为电机驱动,一旦电机失效车门将难以开启,且这种结构的成本较高。进一步的,不论是机械式还是电动式的隐藏式把手均是把手与车门外板上的开孔直接配合,使得定位不便,难以调整间隙面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整间隙面差的车门把手总成。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便利性高的车门把手总成。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调整间隙面差的车门把手总成的车门。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门把手总成,所述车辆的车门包括沿所述车辆的横向由外向内布置的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上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车门把手总成设置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所述车门把手总成包括:
安装加强板,与所述外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加强板上具有至少一个过孔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孔;
把手底座,具有一向内凹陷的操作空间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过孔对应的至少一个销轴;
所述至少一个销轴穿过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过孔,以将所述把手底座固定于所述安装加强板处,从而使得所述把手底座的所述操作空间朝向所述车辆的外部,且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暴露出。
可选的,所述过孔为长圆孔
可选的,所述安装加强板的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外板连接,下部通过胶黏的方式与所述外板连接。
可选的,车门把手总成还包括:
手柄底座,设置在所述操作空间内,与所述车门的门锁联动;
手柄盖板,部分地覆盖所述把手底座上的所述操作空间,且与所述手柄底座连接,所述手柄盖板用于在被操作后带动所述手柄底座开启所述门锁。
可选的,所述把手底座上开设有贯通孔,所述把手底座面向所述内板的一面上与所述贯通孔临近的位置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手柄底座与所述把手底座贴合的一面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贯通孔后伸出所述把手底座,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出后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穿设有旋转轴,所述手柄底座在所述手柄盖板被操作后可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车门的门锁联动,以使所述手柄盖板被操作后带动所述手柄底座向第一方向转动而打开所述门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云端和本地混合部署的服务系统
- 下一篇:安全带锁扣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