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轮车停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526.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朋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朋烨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E04H6/06;E04H6/4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轮车 停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两轮车停放装置,第二升降部具有第二可动体和第二施力部件;第二施力部件具有第二恒力弹簧,支柱内还设置压缩阻尼器;第二恒力弹簧的一端架设于支柱上的卷取器上,第二恒力弹簧的另一端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二可动体连接;压缩阻尼器为活塞式结构且活塞杆嵌入阻尼器外壳中时产生阻尼力,活塞杆和阻尼器外壳中的一端架设于支柱内,活塞杆和阻尼器外壳中的另一端通过阻尼线材经由包括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绕挂传动机构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二可动体连接;在第二恒力弹簧牵引第二可动体向上运动的时候,压缩阻尼器由阻尼线材带动压缩,对第二可动体向上运动产生阻尼。本发明保证存车时两轮车平稳上升,使取车时轻松省力,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轮车停放装置,与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的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停放自行车,人们开发设计了专门用于停放自行车的停放装置,相关的专利也有不少。比如,中国专利CN108798095B就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停放器,如图1和图2所示,该专利自行车停放器具备:第一升降部10',其具有停车架11'以及第一可动体12',该停车架11'能够供自行车搭载,该第一可动体12'能够使所述停车架11'沿着在上下方向上以筒状形态立起设置的支柱3'而升降,利用具有对未搭载自行车的空车状态的停车架11'和第一可动体12'的合计载荷进行牵引的功能的第一施力部件1',以始终朝上方拉动的方式对所述第一升降部10'施力;第二升降部20',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升降部10'的下方,具有能够沿所述支柱3'而与所述第一升降部10'一体地升降的第二可动体21',利用具有对以实车状态搭载于所述停车架11'的自行车和所述第二可动体21'的合计载荷进行牵引的功能的第二施力部件80',以始终朝上方拉动的方式对所述第二升降部20'施力;以及卡合部301'和302',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部10'与第二升降部20'之间,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柱3'而将所述第一升降部10'和第二升降部20'分别锁定,并且,在所述空车状态下,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升降部10'的单独状态下的升降,在所述实车状态下,通过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部10'以及第二升降部20'的抵接部压接而能够使二者在一体化的状态下进行升降;上述结构为自行车停放器的常规结构设计,该专利自行车停放器的设计要点是,所述第一施力部件1'是架设于所述第一可动体12'和在支柱3'内设置的卷取器之间的第一恒力弹簧;所述第二施力部件80'由配置于所述支柱3'的内部的气体弹簧构成,该气体弹簧的气缸801'直接或者间接地安装于所述支柱3',朝下突出而发挥牵引力的活塞杆802'的前端部经由包括动滑轮81'、定滑轮82'的绕挂传动机构8'而与所述第二可动体21'连接。
仔细分析上述专利自行车停放器,不难发现其存在不足之处:
所述第二施力部件80'采用气体弹簧,活塞杆802'朝下突出才发挥牵引力,当承载小重量两轮车(如自行车或电动车等)的第一升降部10'和第二升降部20'在最顶端时,此时气体弹簧的活塞杆802'处于朝下突出,取车时需要施力将第一升降部10'和第二升降部20'向下压,将气体弹簧的活塞杆802'压缩收回到气缸801'中,才能实现第二升降部20'从最顶端降到最底端,因为气体弹簧的自身结构特点,使得活塞杆802'收缩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和阻力,所以,取车时将第二升降部20'向下压的施力F',必须克服摩擦力f1和压缩阻力f2以及原有活塞杆802'朝下突出的牵引力f3抵消小重量两轮车重量G后的余力,即F'≧(f1+f2)+(f3-G),例如:第二升降部20'的牵引力f3为20Kg时,若承载小重量两轮车的重量G为10Kg,相抵后还需要(f3-G)即10Kg的下压力,额外加上活塞杆802'收缩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f1和压缩阻力f2,(f1+f2)约为(7-10)Kg,取车时将第二升降部20'向下压的施力F'约为(17-20)Kg,如此一来,导致取车时需要较大的下压力,取车费力,用户体验感不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朋烨,未经杨朋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