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电缆生产工艺及通讯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40965.5 | 申请日: | 202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6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加林;何一兵;罗裕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微波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7/17;H01B7/42;H01B11/00;H01B13/22;H01B13/26 |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 电缆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电缆生产工艺及通讯电缆,包括:S1、内芯加工;S2、玻纤层包覆:取多根内芯绞合形成原始线,在原始线外侧编织玻璃纤维线,形成玻纤层;S3、铝箔层包覆:在玻纤层外侧包裹铝箔形成铝箔层;S4,导热层包覆:在铝箔层外侧缠绕导热条,在导热条外侧缠绕蜂窝状散热条,形成导热层;S5,护套层包覆:在导热层外侧缠绕护套条,形成护套层。本发明提供通讯电缆内部产生热量可依序经由铝箔层、导热条层、蜂窝状散热条层、导热硅胶层均匀向外部进行散热,以防止通讯电缆负载热损进而耗损电能,以及因通讯电缆负载过热产生走火现象,有效确保电缆的负载使用性、阻燃性及安全,达到通讯电缆的使用合格率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电缆生产工艺及通讯电缆。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是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文件等电信号的电缆,它由一对以上相互绝缘的导线绞合而成。通信电缆与架空明线相比,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稳定性高、保密性好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通讯电缆在火焰与热量的影响下,外层往往会产生熔化、熔融或滴垂等现象,其阻燃特性差,并且,由于通讯电缆内部散热能力差,又容易由于过热而产生走火现象,因此,提升电线电缆的阻燃性及导热性,是提高通讯电缆使用安全性尤为关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通讯电缆制备方法及通讯电缆。
一种通讯电缆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内芯加工;
S2、玻纤层包覆:取多根内芯绞合形成原始线,在原始线外侧编织玻璃纤维线,形成玻纤层;
S3、铝箔层包覆:在玻纤层外侧包裹铝箔形成铝箔层;
S4,导热层包覆:在铝箔层外侧缠绕导热条,在导热条外侧缠绕蜂窝状散热条,形成导热层;
S5,护套层包覆:在导热层外侧缠绕护套条,形成护套层。
优选地,导热层包覆还包括:在蜂窝状散热条的蜂窝孔内填充固液相变颗粒。
优选地,在硅胶散条的蜂窝孔内填充固液相变颗粒具体包括:
通过给料机,将固液相变颗粒逐步填充进蜂窝状散热条的蜂窝孔中;通过喷枪,将受热易分解高分子材料喷涂到蜂窝状散热条表面,从而对固液相变颗粒实现封装。
优选地,蜂窝状散热条的蜂窝孔径不大于10mm;喷枪喷液速度为4-12ml/min,待高分子材料薄膜厚度至少1mm,停止喷液,高分子材料薄膜至少风冷4-10min使得高分子材料薄膜完全成型。
优选地,护套层覆盖包括:
将护套条的导热侧缠绕于导热层外表面,在护套层外侧喷涂防水层。
一种通讯电缆,由上述通讯电缆生产工艺制备而成,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芯、玻纤层、铝箔层、导热层、护套层;导热层包括导热条层和蜂窝状散热条层。
优选地,在蜂窝状散热条层内填充固液相变颗粒。
优选地,在蜂窝状散热条层外侧喷涂高分子材料薄膜。
优选地,护套层由护套条构成,护套条横截面形状为弧形,包括:
导热硅胶层,呈疏松多孔结构;陶瓷化硅橡胶层,设置在导热硅胶层外侧;聚氯乙烯树脂层,设置在陶瓷化硅橡胶层外侧。
优选地,护套条呈螺旋状缠绕于导热层外侧,相邻两护套条之间通过防水导热胶填补间隙。
本发明通讯电缆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微波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微波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