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0140.3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46 | 分类号: | E01C19/46;E01C19/48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碾压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所述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施工工作准备;步骤二:测量放样;步骤三: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步骤四: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步骤五: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步骤六: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步骤七:接缝的处理;步骤八:检测工作的进行。该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所有压实采用震荡压路机,增强碾压的效果;采用平板皮带运输车解决了隧道高度满足不了一般车辆的顶起高度需要;采用三台压路机轮流休息,压路机司机每隔一小时,以停换三台轮换碾压;施工时隧道内采用已安装好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避免施工人员中暑;防止触电或误操作,保证电气、机械器具的操作部分必要的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无振碾压施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南京长江第五大桥路面位于南京市浦口区五里桥,夹江隧道的施工是一项高技术性工作,由于夹江隧道的高度要求和施工质量要求,传统的施工工艺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
一般的施工工艺采用传统的碾压方式,容易造成隧道主体的不均匀沉降,且一般的运输车不能满足夹江隧道的施工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夹江隧道采用传统的碾压方式,容易造成隧道主体的不均匀沉降,且一般的运输车不能满足夹江隧道的施工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所述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施工工作准备;
步骤二:测量放样;
步骤三: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步骤四: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步骤五: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步骤六: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步骤七:接缝的处理;
步骤八:检测工作的进行。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在施工工作准备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隧道内横向分布的截水沟、防火门、工作井和变形缝处,进行防水层的专门处理,确保防水层粘结牢固、涂料到边,变形缝位置铺设2m宽抗裂贴;
(2)在面层施工前,对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存在聚集的纤维块、漏洒、破坏处必须提前进行修补并涂刷防水涂料晾干;
(3)摊铺前一天内隧道内不得洒水,或由外部的水流到要摊铺的作业面上,应提前做好排水措施保证防水层表面干燥;
(4)运料车进入隧道前必须对车辆轮胎和挡泥板进行检查和清理,不得污染作业面;
(5)摊铺机前不得停有其他与摊铺无关的机械、机具、材料;运料车卸完料尽快离开洞内,所有其他事宜到洞外处理不得停留;
(6)隧道口进洞位置前要提前在相应位置布置限速、限行、导向、调头等标志标牌;水马、锥形桶、弹力柱、警戒带等交通管制设施,并有专人看守,与摊铺作业无关车辆、机械设备一律禁止入内;
(7)将碾压段落调整在60m左右,减少碾压接头提高平整度,但必须控制碾压遍数保证压实效果;同时注意不要碾压破坏排水沟。
(8)对转移到现场后的设备进行再次检查验收。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测量放样时,主要工作包括:
(1)复核检查导线点坐标,复核水准点高程,恢复中、边线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周向抗拉限位自复位隔震支座及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炉无水炮泥装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