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单轨车辆箱型悬吊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9166.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郭旭;卞涛;徐晓锋;周云龙;礼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2/00 | 分类号: | B61B12/00;B61B12/04;B61B3/00;B61F5/5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19 | 代理人: | 于秀君 |
地址: | 114012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单轨 车辆 悬吊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箱型悬吊梁,盖板和腹板采用箱型梁焊接结构,整体成三角型结构,三角型上部通过悬吊销轴与构架进行连接,下部左右两个部位通过空气弹簧与吊架进行连接,所述盖板包括中间上盖板、侧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为中部向上凸起的长方形结构,所述下盖板的板边焊接有端侧腹板和外侧中腹板,所述端侧腹板位于下盖板的两端,所述外侧中腹板位于两个端侧腹板之间,中间上盖板与内侧中腹板焊接一体后焊接到外侧中腹板上部,端侧腹板上部焊接侧盖板。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调节,方便焊接和装配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箱型悬吊梁。
背景技术
悬挂式单轨车辆是指车体悬挂于箱型梁轨道梁下方,通过与车体上方连接的转向架装置实现运载功能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工具。悬吊梁是转向架中的重要部件,与构架和空气弹簧等二系悬挂装置部件进行连接。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整个悬吊梁位于轨道梁之外,并且同时承载纵向力、横向力和垂向力。
目前常见的悬挂式单轨车悬吊梁有两种。一种为悬吊销轴垂直连接,悬吊销垂直连接方式由于二系悬吊装置预留布置的位置较小,导致二系悬挂系统无法选取最优的方案,以至于影响车辆的运行性能;另一种为悬吊销轴水平连接,此种方案较前一种方案更优。但现有的结构采用的是中间销孔的方式,即在悬吊梁上部只有一个销孔,此种连接方式焊接工艺复杂,钢板折弯工艺复杂,并且导致抗摆止挡座不利于间隙调节,而且为确保整体结构强度,重量较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箱型悬吊梁,解决抗摆止挡座不利于调节、部件组装复杂问题,同时也解决焊接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箱型悬吊梁,包括盖板和腹板,盖板和腹板采用箱型梁焊接结构,整体成三角型结构,三角型上部通过悬吊销轴与构架进行连接,下部左右两个部位通过空气弹簧与吊架进行连接,所述盖板包括中间上盖板、侧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为中部向上凸起的长方形结构,所述下盖板的板边焊接有端侧腹板和外侧中腹板,所述端侧腹板位于下盖板的两端,所述外侧中腹板位于两个端侧腹板之间,中间上盖板与内侧中腹板焊接一体后焊接到外侧中腹板上部,端侧腹板上部焊接侧盖板,所述侧盖板为两个,位于中间上盖板的两侧与中间上盖板对接,所述外侧中腹板和内侧中腹板对应位置开有悬吊孔,所述悬吊孔处安装有悬吊孔座,所述悬吊孔为对称双侧悬吊孔。
优选的,下盖板的内部焊接有筋板,所述筋板包括第一中空筋板、第二中空筋板和附加气室筋板,所述第一中空筋板焊接于下盖板和内侧中腹板之间,所述第二中空筋板焊接于下盖板和侧盖板之间,所述附加气室筋板焊接于下盖板和中间上盖板与侧盖板对接处。附加气室筋板为非中空筋板,附加气室筋板使悬吊梁下部两侧形成两个附加气室,附加气室与空气弹簧气孔连接,增加空气弹簧容积,保持与空气弹簧压力相同。在空气弹簧出现漏气等问题时,使空气弹簧的压强变化减少。
优选的,中间上盖板为中空的山形对称结构,所述中空部分与内侧中腹板焊接,所述中间上盖板顶部为水平面,两侧为坡面,所述中间上盖板的水平面上安装抗摆止挡座,限制悬吊梁的旋转角度,在组装后抗摆止挡座在悬吊梁整体结构的外部,易于调整垫的调整。
优选的,侧盖板为四边形,其中与中间上盖板对接的一侧有弧度,另一侧的其中一个端部为中间带有凹槽的凸出结构,此凸出结构为垂向减震器座,垂向减震器座不需要单独加工安装座,也不需要进行单独焊接,提高了钢材的利用率并减少焊接量。侧盖板上焊接有空气弹簧座板,空气弹簧下部连接孔插入空气弹簧座板孔内,通过吊架传递的车体重量,将空气弹簧压在空气弹簧座板处,实现了空气弹簧的水平放置要求。
优选的,端侧腹板的侧面上焊接有安全钢索座和高度阀调整杆座,安全钢索座位于靠近外侧中腹板侧,高度阀调整杆座位于安全钢索座外侧,方便高度阀调整杆的调节。
优选的,端侧腹板的端面上焊接有横向止挡板,起到限位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