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物流仓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8216.9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古全美;程凤菊;刘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黄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李玉宾 |
地址: | 26642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物流 仓储 系统 | ||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系统,涉及物流仓储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码垛机器人、智慧仓储货架、出货电梯、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的码垛机器人将货物放在智慧仓储货架上,所述的智慧仓储货架通过第一扫码系统对上架的货物自动扫码入账,并通过第二扫码系统对即将取出的货物扫码入账,并在智慧仓储货架上设有出货机械臂,所述的出货机械臂将待取货物推送入出货电梯,所述的出货电梯将货物运出,所述的控制系统配置为对码垛机器人、智慧仓储货架、出货电梯进行控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物流仓储系统,目的是实现物流仓储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以及仓储系统的无人化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仓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物流仓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物流、智慧仓储成为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然而,现有的物流仓储系统还需要大量依赖人力,在智能化方面存在很大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物流仓储系统,目的是实现物流仓储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以及仓储系统的无人化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系统,包括码垛机器人、智慧仓储货架、出货电梯、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的码垛机器人将货物放在智慧仓储货架上,所述的智慧仓储货架通过第一扫码系统对上架的货物自动扫码入账,并通过第二扫码系统对即将取出的货物扫码入账,并在智慧仓储货架上设有出货机械臂,所述的出货机械臂将待取货物推送入出货电梯,所述的出货电梯将货物运出,所述的控制系统配置为对码垛机器人、智慧仓储货架、出货电梯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的智慧仓储货架包括多层环形承载台,位于最上层的环形承载台为环形板状结构,其余的环形承载台包括位于外侧的外侧框架、位于内侧的内侧框架、以及设于内侧框架和外侧框架之间的环形转弯传送带,所述的环形转弯传送带的上表面与外侧框架的上表面齐平,多层环形承载台的内侧框架的内侧端通过多个沿纵向设置的支撑体串接在一起,相邻的环形承载台之间构成货物容纳空间。
优选的,各个货物容纳空间的高度分别与所需承载的货物高度相配,所述的第一扫码系统包括设于货物容纳空间上方的环形承载台底端面的第一激光扫码装置,在环形承载台上设有起始装货位置,所述的第一激光扫码装置位于起始装货位置的上方,并对装入的货物扫码入账;所述的第一激光扫码装置与控制系统通过导线信号连接,扫码入账通过控制系统的预设程序完成,入账时同时录入货物所存入的货物容纳空间的编号。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系统通过导线与环形转弯传送带的的驱动机构连接,并在接到第一激光扫码装置的扫码信息时启动所对应的环形转弯传送带;所述的环形转弯传送带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使传送带的承载面移动扫码入账货物的箱体的行进方向的宽度相等的距离,并将起始装货位置空出,以备码垛机器人装入下一箱货物。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扫码系统包括设于货物容纳空间上方、且位于支撑体正前方的环形承载台底端面的第二激光扫码装置,所述的第二激光扫码装置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并通过控制系统将出货信息入账。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操作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输入所取货物的条形码信息,并点击人机交互界面上的确认取货按钮,此时,控制系统启动该货物所对应的货物容纳空间下方的环形承载台上的环形转弯传送带,在转动中,第二激光扫码装置通过扫码将待取货物捕获,当控制系统接收到第二激光扫码装置的扫码信息时,关闭环形转弯传送带,使待取货物停留在第二激光扫码装置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激光扫码装置与第二激光扫码装置分别设有多组,在人机交互界面,操作人员可通过预设程序按钮选择与其中一个第一激光扫码装置或第二激光扫码装置对应的起始装货位置或出货位置,控制系统仅对该位置处的第一激光扫码装置或第二激光扫码装置的入货扫码信息或出货扫码信息录入并做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黄海学院,未经青岛黄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