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段远引式感应人行横道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7875.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2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万苏;丁小兵;陈家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G08G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段 远引式 感应 人行横道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路段远引式感应人行横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步骤S1,确定路段远引感应人行横道的控制参数,包括初期绿灯时间、单位绿灯延长时间、绿灯极限延长时间、检测器设置位置;其中,初期绿灯时间通过选取机动车最短绿灯时间与保障行人安全过街的最短时间两种情况的最大值计算;所述机动车最短绿灯时间是由保证停留在检测器与停车线之间的车队消散时间,由车队所有车辆的启动损耗时间、排队尾车达到目标车速消耗的时间、排队尾车达到目标车速到驶出停车线消耗的时间三部分组成;
步骤S2,确定目标交叉口处的人行横道位置处的绿波带分布特性,确定行人过街等待极限绿灯时间以及确定的远引距离,确定4种类型的人行横道绿波宽带;
步骤S3,建立相邻交叉口间的绿波带模型,综合不同人行横道处的位置模型,利用MAXBAND法进行感应协同绿波带设计;
步骤S4,根据4种人行横道的设置位置,设计路段远引式感应人行横道灯的控制逻辑;
人行横道位置Ⅰ:上行和下行方向绿波带在时间上完全重叠,一个周期内除带宽b以外的时间都可以用来设置行人过街信号;
人行横道位置Ⅱ:上行和下行方向绿波带在时间上部分重叠,只能利用一个周期内未被带宽占用的时间来设置行人过街信号;
人行横道位置Ⅲ:上行和下行方向绿波带在时间上相互错开,且彼此相隔的时间均大于或等于行人过街所需要的绿灯时间,也就是一个周期内存在两处空当可以用来设置行人过街信号;
人行横道位置Ⅳ:上行和下行方向绿波带在时间上相互错开,且彼此相隔的时间中有一部分小于行人过街所需要的绿灯时间,不能被行人所利用,也就是一个周期内只存在一处空当可以用来设置行人过街信号;
根据人行横道位置Ⅰ的绿波带时空分布,设计人行横道位置Ⅰ的路段远引式感应人行横道灯控制逻辑的设计,其它3种位置的人行横道的设计方法同理:
其中,tpe是行人触动感应信号灯按钮的时刻,Gs是行人绿灯时间的启动时刻,Gs∈[0,Cm];tex是行人过街等待时间,b是上行方向绿波带宽,Cm是绿波协调系统公共周期时长,Gp是行人过街绿灯时间;
根据公式bmax=tw(max)-tex(min)-Gp确定绿波带宽的上限值;
步骤S5,通过运用VISSIM仿真软件中VAP模块对感应控制进行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78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