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盘结构及全地形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7399.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9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王建林;荣月森;王猛;李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河市虎之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4 | 分类号: | B60K17/04;B62D3/12;B63H1/12;B63H1/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杨瑞龙 |
地址: | 06520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盘 结构 地形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底盘结构及全地形车,包括底盘框架、对称设在底盘框架上并与底盘框架转动连接的两组传动箱、与传动箱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设在第一转轴从传动箱伸出的一端上的轮胎、设在底盘框架上的分动动力组,两组转向齿轮组与转向动力组、两端分别与两组转向齿轮组中对应的转向齿轮组连接的第一联动杆组以及两端分别与两组分动动力组中对应的分动动力组连接的第二联动杆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全轮转动及全轮转向的方式来提高车辆的通过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底盘结构及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在野外的泥泞路段、积水路段和浅水路段等,车辆行驶的难度非常大,很容易出现陷轮情况,一方面是车轮转速过快导致的侧滑,另一方面,转向不足也是一个原因,因为在发生陷轮时,需要通过转动轮胎来增加摩擦力,现有汽车的转向大多仅有一组,在脱困时无法提供足够的摩擦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底盘结构及全地形车,通过全轮转动及全轮转向的方式来提高车辆的通过能力。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盘结构,包括:
底盘框架;
两组传动箱,对称设在底盘框架上并与底盘框架转动连接;
第一转轴,与传动箱转动连接,其一端从传动箱伸出;
轮胎,设在第一转轴从传动箱伸出的一端上;
分动动力组,设在底盘框架上,其具有一个输入轴和至少一个输出轴,输入轴为花键轴,输出轴和与之对应的传动箱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转轴转动;
两组转向齿轮组,设在底盘框架上,用于驱动与之对应的传动箱转动;
转向动力组,设在底盘框架上,其具有一个输入轴和至少一个输出轴,输入轴为花键轴,输出轴与转向齿轮组连接;
第一联动杆组,其两端分别与两组转向齿轮组中对应的转向齿轮组连接;以及
第二联动杆组,其两端分别与两组分动动力组中对应的分动动力组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传动箱中传动箱的数量为两个。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箱包括与底盘框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的传动箱体、与底盘框架转动连接的第三转轴和设在传动箱体内的第一齿轮组;
第一转轴与传动箱体转动连接;
第三转轴的一端伸入到传动箱体内,通过第一齿轮组驱动第一转轴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动动力组包括设在底盘框架上的分动箱、与分动箱转动连接的输入轴、设在分动箱内的第二齿轮组和与分动箱转动的连接的至少一根输出轴;
输入轴位于分动箱外的一端上设有花键,另一端伸入到分动箱内,通过第二齿轮组驱动输出轴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动箱内设有过渡转轴;
第二齿轮组经过过渡转轴后将动力传输到输出轴上。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盘框架上设有浮力箱。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地形车,包括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底盘结构。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全地形车的底盘的底面上设有绞龙式推进装置。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全地形车的底盘的底面上设有桨叶式推进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河市虎之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三河市虎之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7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